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335章 起復(2)

  

  鑒於清朝有亂改史料的習慣,再加上毛文龍一貫的表現,其真實性是值得商榷的。

  袁崇煥之所以決定干掉毛文龍,只是因為毛文龍不太聽話。

  毛文龍所在的皮島,位於後金的後方,要傳命令過去,要麼穿越敵軍陣地,要麼坐船,如果不是什麼驚天劇變,誰也不想費這個事。

  躲在島上,長期沒人管,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想聽話也聽不了,所以不太聽話。

  更重要的是,毛文龍在皮島,還是很有點兒作用的,他位於後金後方,經常派游擊隊騷擾皇太極,出來弄他一下,又不真打,實在比較惡心。被皇太極視為心腹大患。

  但這個人也是有問題的,毛總兵駐守皮島八年,做得最成功的不是軍事,而是經濟,皮島也就是個島,竟然被他做成了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無數的客商蜂擁而至,大大小小的走私船都從他那兒過,收錢就放行,他還參股。

  打仗倒也真打,每年都去,就是次數少點兒——六次,大多數時間,是在島上列隊示威,或者派人去後金那邊摸個崗哨、打個悶棍之類。

  但總體而言,毛文龍還是不錯的,一人孤懸海外,把生意做得這麼大,還牽制了皇太極,雖說打仗不太積極,但以他的兵力,能固守就及格了。

  鑒於以上原因,歷任總督、巡撫都是睜只眼閉只眼,放他過去了。

  但袁崇煥是不閉眼的,他的眼裡,連粒沙子都不容。

  幾年前,當他只是個四品寧前道的時候,就敢不經請示殺副總兵,現在的袁督師手握重權,小小的皮島總兵算老幾?

  更惡劣的是,毛文龍有嚴重的經濟問題,八年多賬目不清,還從不接受檢查,且虛報戰功,也不聽招呼,實在是罪大惡極,必須干掉!

  其實毛總兵是有苦衷的,說我撈錢,確是事實,那也是沒辦法,就這麼個荒島,要不弄點兒錢,誰跟你干?說我虛報戰功,也是事實,但這年頭,不打仗的都吹牛,打仗的都虛報,多報點兒成績也正常,都照程序走,混個屁啊?

  我曾查閱明代戶部資料及相關史料,毛文龍手下的人數,大致在四萬多人左右,按戶部撥出的軍餉,是鐵定不夠用的。換句話說,毛總兵做生意賺的錢,很多都貼進了軍餉,很夠意思。

  可惜對袁崇煥同志而言,這些都沒有意義,在這件事上,他是純粹的對人不對事。

  大難即將臨頭的毛總兵依然天真無邪,直到他得知了那個消息。

  崇禎二年(1629)四月,薊遼督師袁崇煥下令:凡運往東江之物資船隊,必須先開到寧遠覺華島,然後再運往東江。

  接到命令後,毛文龍當場暈菜,大呼:

  “此乃攔喉切我一刀,必定立死!”

  只是換個地方起運,為什麼立死呢?

  因為毛總兵的船隊是有貓膩的,不但裡面夾雜私貨,還要順道帶商船上島,袁督師改道,就是斷了他的財路,只能散伙。

  他立即向皇帝上疏,連聲訴苦,說自己混不下去了,連哭帶嚇唬,得到的,卻只是皇帝的幾個字: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怎麼從長,喝西北風?

  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一個最不可能幫助他的人幫助了他。

  窮得發慌的毛文龍突然收到了十萬兩軍餉,這筆錢是袁崇煥特批的。

  拿錢的那一刻,毛文龍終於明白了袁崇煥的用意:拿我的錢,就得聽我的話。

  也好,先拿著,到時再慢慢談。

  然而,袁崇煥的真實用意是:拿我的錢,就要你的命!

  說起來,毛文龍算是老江湖了,混了好幾十年,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要論耍心眼,實在不如袁崇煥。

  他做夢也想不到,很久以前,袁督師就打算干掉他。

  早在崇禎元年(1628)七月,袁崇煥在京城的時候,曾找到大學士錢龍錫,對他說過這樣一句話:

  “(毛文龍)可用則用之,不可用則殺之。”

  這還不算,殺的方法都想好了:

  “入其軍,斬其帥!”

  後來他給皇帝的奏疏上,也明明白白寫著:

  “去年(崇禎元年)十二月,臣安排已定,文龍有死無生矣!”

  “安排已定”,那還談個屁。

  但談還是要談,因為毛總兵手下畢竟還有幾萬人,占據要地,如果把他哢嚓了,他的部下起來跟自己死磕,那就大大不妙了。

  所以袁崇煥決定,先哄哄他。

  他先補發了十萬兩軍餉,然後又在毛總兵最困難的時候,送去了許多糧食和慰問品,並寫信致問候。

  毛文龍終於上當了,他十分感激,終於離開了皮島老巢,親自前往寧遠,拜會袁崇煥。

  機會來了。

  在幾萬重兵的注視下,毛文龍進入了寧遠城。

  他拜會了袁崇煥,並受到了熱情的接待,雙方把酒言歡,然後……然後他安然無恙地走了。

  袁崇煥確實想殺掉毛文龍,但絕不是在寧遠。

  這個問題,有點兒腦子的人就能想明白,如果在寧遠把他干掉了,他手下那幾萬人,要麼作鳥獸散,要麼索性反出去當土匪,或是投敵,到時這爛攤子怎麼收?

  所以在臨走時,袁崇煥對毛文龍說,過一個月,我要去你的地盤閱兵,到時再敘。

  因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自己的地盤上干掉他。

  崇禎二年(1629)五月二十九日,袁崇煥的船隊抵達雙島。

  雙島距離皮島很近,是毛文龍的防區,五月三十日,毛文龍到達雙島,與袁崇煥會面。

  六月初一夜晚,袁崇煥來到毛文龍的營房,和他進行了談話,雙方都很客氣,互相勉勵,表示時局艱難,要共同努力,渡過難關。

  這是兩人三次談話中的第一次。

  既然在自己的地盤,自然要威風點兒,毛文龍帶來了三千多士兵,在島上列隊,准備迎接袁崇煥的檢閱。

  六月初三,列隊完畢,袁崇煥上島,開始檢閱。

  出乎意料的是,毛文龍顯得很緊張,幾十年的戰場經驗告訴他,這天可能要出事,所以在整個檢閱過程中,他的身邊都站滿了拿刀的侍衛。

  然而,袁崇煥顯得很輕松,他的護衛不多,卻談笑自若,搞得毛文龍相當不好意思。

  或許是袁崇煥的誠意感動了毛文龍,趕走了護衛,就在當天深夜,來到了袁督師的營帳,和他談話。

  這是他們三次談話中的第二次。

  第二天,和睦的氣氛終於到達了頂點,一整天都在吃吃喝喝中度過,夜晚,好戲終於開場。

  毛文龍來到袁崇煥的營帳,開始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次談話。

  一般說來,兩人密談,內容是不會外泄的,好比秦朝趙高和李斯的密謀,要想知道,只能靠猜。

  我不在場,也不猜,卻知道這次談話的內容,因為袁崇煥告訴了我。

  一個月後,在給皇帝的奏疏中,袁崇煥詳細記錄了在這個殺戮前的夜晚,他和毛文龍所說的每句話。

  袁崇煥說:

  “你在邊疆這麼久,實在太勞累了,還是你老家杭州西湖好。”

  毛文龍說:

  “我也這麼想,只是奴(指後金)尚在。”

  袁崇煥說:

  “會有人來替你的。”

  毛文龍說:

  “此處誰能代得?”

  袁崇煥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接著說:

  “我此來勞軍,你手下兵士每人賞銀一兩,布一匹,米一石,按人頭發放。”

  毛文龍說:

  “我這裡有三千五百人,明天就去領賞。”

  討論了一些細節問題後,談話正式結束。

  毛文龍的命運就此結束。

  他不知道,這個夜晚的這次談話,是他最後救命的機會,而所有的秘密,就藏在這份看似毫不起眼的記錄裡。

  現在,讓我來翻譯一下這份記錄:

  在談話的開始,袁崇煥說杭州西湖好,解釋:毛文龍你回老家吧,只要你把權力乖乖讓出來,可以不殺你。

  毛文龍說工作任務重,不能走。解釋:我在這兒很舒坦,不想走。

  袁崇煥說,可以找人替你。解釋:這裡不是缺了你不行,大把人可以代替你。

  毛文龍說,此處誰代得。解釋:都是我的人,誰能替我!

  這算是談崩了,接下來的,是袁崇煥的最後一次嘗試。

  袁崇煥說,按人頭發放賞賜。解釋:把你的家底亮出來,到底有多少人,老實交代。

  毛文龍說,這裡的三千五百人,明天領賞。解釋:知道你想查我家底,就是不告訴你!

  談不攏,殺吧。

  

  袁崇煥在山上設置了大帳,准備在那裡召見毛文龍。

  然後他走到路邊,等待著毛文龍的到來。

  毛文龍列隊完畢,准備上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