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武俠仙俠 妖謀

第三百三十九回 眾生之共業

妖謀 水墨青釉裡 2516 2024-03-17 22:39

  

  第三百三十九回

  阿琢偷偷摸摸地改了詔書上的雨數,心裡惴惴不安,於是她沒敢在書齋多呆哪怕一刻,隨意找了個借口就回了繡院,這天晚上她夢到了過去。

  天帝在教她作詩以後,阿琢便有事沒事地依了韻腳寫無病呻吟的酸詩。他批完了折子偶爾會拿過她寫的不入流詩作看看,言辭很是不客氣地將她訓一頓。

  久而久之阿琢也不畏畏縮縮地裝乖巧聽話,在他說自己沒有真情實感時頂了一句:“下界之人還亂想像自己並無觸及的仙境寫進詩裡呢。”言下之意便是,天帝不挑剔下界之人,光這麼挑剔自己真是太過分了。

  “下界之人和我有什麼關聯?”天帝看了阿琢瞪著的圓圓杏眼一眼,把寫了酸詩的帛書還給她,繼續道,“你該不是以為他們的言行舉動都是由我督守的?”也不等阿琢出聲,他自問自答道,“眾生之命如何,從來都在他們手中。”

  阿琢疑惑地偏了偏腦袋,余光觸及他用朱筆在帛書中落的一行鮮明痕跡:“可是陛下的桌案上擺著的折子,一半都與下界有關。”

  天帝扼腕嘆息道:“我雖然主管下界的天地風水動向,但在眾生的命運中終究是個助緣罷了。看似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我也把握不了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生靈。”

  那時的阿琢聞言似懂非懂,向著天帝道了一聲自己再不會矯揉造作擬寫酸詩,將此事揭過不提,之後軟言纏著他把照空鏡借給自己一觀。照空鏡乃是能見下界萬像的一面水鏡。阿琢寫了那些遐想下界的詩,對於下界很是好奇。不能親臨,僅看看也是好的。

  天帝不為所動地拂了拂袖子,臉上的平靜神色依舊淡淡:“你自己便是先帝從下界折來的梅花,反觀自照不就好了。”

  

  過了一會兒鬥大的墨字浮游眼前,阿琢神游想著剛才自己失敗到底的作為,默默發誓:總有一天她能趕上他。

  ……

  第二天阿琢醒來,也順帶著想起了過去天帝說過的一句話。

  “我雖然主管下界的天地風水動向,但在眾生的命運中終究是個助緣罷了。”

  她若不是做了壞事有些心虛,倒是准備去書齋裡問問陛下,天降大雨引起洪澇之災厄,對下界眾生的命運還只是助緣而已嗎?

  助緣一詞,說的未免太過輕巧了。

  對於天帝或者龍族而言,這出奇巨大的雨數只是帛書上的一個數字,算不得什麼。但是它在人間便是滔天洪澇,雨數一旦落下便是意味著,整個西南蜀地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她知道自己不僅違背了陛下的禁令,還是在和巍巍而行的天道作對,不過她在權衡之下還是選擇了修改雨數。

  她是先帝從下界折來天界的一枝梅花。長於天界生於人間的她,看待人間就比一般的天人重了許多。

  ……

  一年以後的蜀地仲夏沒有發生預定的洪澇之災,天帝讓岳丈從西海上三十三天來,他親自詢查之後發現此事並非是龍族布雨有誤,而是有人在諭旨中的雨數做了手腳。

  從書齋裡尋了那張諭旨,天帝看到修改過後的雨數乃是出自與他別無二致的手跡,扶著心口暗暗道,阿琢越大越是不知道分寸了。

  天帝得知是她擅自看了諭旨改了雨數,並沒有宣之於眾,只是將她招到自己身邊讓她坐下,問她為何要如此冒險變更下界的氣運。

  阿琢傍晚之時被他詔進天宮,便下意識地察覺出了事情敗露,做好了承受他責罰的心理才進了書齋,不料看到天帝的面色還是和過去似的古井無波,只是眉頭微微收斂著。大概是有些生她的氣但不嚴重。

  聽他問話的口吻也不嚴厲,阿琢便稍微放下了畏懼,道:“我不知何為氣運,只知何為生死。我若不為便是將下界之災視若不見。我不認為,此行是錯。”

  天帝的眼眸晦暗起來,叫阿琢看不分明他是否動怒。他的手壓在心口,沉默了一會兒道:“……明天卯時便起榻上朝會招認,如此方能從輕受懲。”

  阿琢已經聽出他要將她交給朝議裁決,心下了然稍稍點頭,忽然問道:“陛下以為我是對是錯?”

  他別過了臉再不注視她:“立場不同,觀點便不同了。若你我如今互換位置,你會怎麼處理此事?”

  她笑著嘆息了一聲道:“將此事真相不惜一切隱瞞下來,對外便稱自己寫諭旨的時候手哆嗦了一下,寫錯而未改。”不得不說阿琢膽子大的要命,竟有將這種悖逆天道氣運的大事輕而易舉地用謊話圓過去的心思。

  天帝隨即苦笑道:“等你以後坐上了我的位置,便知沒有你如今所想那麼簡單。”清明於胸,無力改變。站在高處,無處可依。孤家寡人,無邊孤寂。

  此時的天帝已經有了宿命神通,曉得她和他的命運在荒唐可笑上漸行漸遠。

  ……

  阿琢在旦日果然和天帝一同去了朝會。

  他坐在上首看她跪下面坦言是自己私奪了雨旨之數,心痛蓋過了那一陣陣的澀然。

  朝臣聞言皆是嘩然,接著你一言我一語地評判起阿琢要如何發落。

  當初她成為天帝的弟子,朝臣和天人們就非議著。畢竟天帝的書齋裡放著的都是不能為外人所見的文書。

  梅仙雖然年紀很小,不過她在那裡遲早出事。

  果不其然,百年之後阿琢出了件絕無可能善了的大事。

  朝臣們在座下吵地不可開交,天帝朗聲道:

  “洪澇之災乃是眾生共業招感之禍,非吾擅自決斷所為。梅仙助下界蜀地避一時之禍,卻不知此業越積越深,不如趁此做個了結。然洪澇雨數已然錯過,下界整甲子的國運人命都會變動,再行洪澇已然不可。眾生共業便有吾和梅仙承擔。”

  阿琢已經自顧不暇卻還惦記著陛下的身子沒有大好,很是擔心地抬起頭,看著天帝沒有泄露一絲心緒的面孔。(未完待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