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14章 洪都的奇跡(2)

  

  六月十四日,他出其不意地從洪都的水關進攻,然而等待他的是早已守候在那裡的長矛隊。漢軍士兵剛接近水關,守軍就用特制的長矛穿過鐵柵攻擊他們,刺死刺傷不計其數,漢軍拼死用手抓住刺出的長矛,才算暫時穩定住了局勢。此時裡面守軍的長矛刺擊停頓了下來,漢軍大喜,以為守軍已經逃跑,誰知過了一會兒,裡面又開始用長矛向外刺,漢軍習以為常,仍舊用手去抓,誰知一抓便慘叫起來,細看才發現,守軍將長矛和鐵鉤在火上烤紅後,再用來刺擊漢軍。

  剛才去加熱了。

  陳友諒狼狽不堪,他用盡一切方法攻城,但洪都近在眼前,就是進不去。

  無計可施之下,他又去攻擊趙德勝守衛的土步門,此戰倒不是沒有收獲,守城大將趙德勝被漢軍的冷箭射死,但立刻有人接替了他的指揮位置,仍然牢牢地控制著城門。

  陳友諒陷入絕望。

  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啊?什麼時候才能進去?

  其實,城內的朱文正也有著同樣的痛苦。

  什麼時候能出去啊?

  圍城,真正的圍城。

  鋼鐵戰士朱文正

  朱文正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睡好覺了,他在陳友諒大軍到來前做好了部署,八個門來回轉,督促將領做好准備工作。作戰之時,他總是穿著盔甲睡覺,一有危險,他要立刻起身,帶領自己手下那點少得可憐的兵力去增援,是名副其實的救火隊員。

  當領導很不容易。

  但他確實堅持下來了,他用他頑強的意志抵抗了六十萬大軍的進攻,把他們阻擋在城下,完全無法動彈。

  頑強的意志是可以戰勝強大敵人的,朱文正證明了這一點。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援兵還不到呢?

  如此大的戰役,朱元璋一定已經得到了消息,為何他還不增援朱文正?

  這並不能怪朱元璋。

  因為朱文正根本就沒有向他求援!

  大凡這種敵眾我寡的防御戰,守將都會在第一時間向主帥求援,寫上諸如你再不來、大家就一起完蛋之類的話,交給送信人,並且還會反復交代:讓他快點來,不然老子就沒命了!

  朱文正是個奇人。

  他似乎把陳友諒當成了到洪都露營的游客。

  洪都戰役打了一個多月,朱文正以豆腐渣工程的城牆和有限的士兵與陳友諒的無敵艦隊反復較量,靠著他的軍事天才一直支撐了下來,他似乎認為自己還有力量去對抗陳友諒,更大地消耗對方的實力,為決戰做好准備。

  但他也小看了陳友諒,一個能夠統管六十萬大軍的指揮者,怎麼會被小小的洪都難住。

  洪都,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六月,陳友諒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進攻,朱文正敏銳的軍事嗅覺告訴他自己,洪都的抵抗已經接近了極限。再也不能拖延了,他派了一個人去找朱元璋。

  這是一個值得一提的人,他的名字叫張子明。

  張子明從洪都出發,去找朱元璋,為了保險起見,他白天不趕路,而是找地方睡覺,晚上趁人少才出發(有點類似倒時差)。這種沒有效率的走路方法,使得他走了半個月才到應天找到朱元璋。

  此時的朱元璋也是一頭包。他派徐達去攻打廬州,所受到的待遇和陳友諒差不多,始終無法攻破城池。

  朱元璋問張子明朱文正的情況,張子明是個聰明人,他沒有說朱文正撐不住了之類的話,而是說:陳友諒來了很多人,但死傷已經十分慘重,而且出師時間過長,糧食差不多了,如果你出兵的話,一定能擊敗他(師久糧乏,援兵至,必可破)。

  朱元璋聽了這話後,十分高興,馬上派人去廬州讓徐達班師(早干什麼去了),准備決戰!

  然後他告訴張子明:你先回去吧,我准備准備,不久就去洪都。

  不久是多久呢?

  朱元璋接著說:讓朱文正再堅持一個月,一個月後我就到了!

  一個月?到時朱文正的骨頭可能已經拿去敲鼓了!

  張子明的勇氣

  話雖如此,張子明還是上路了,這次為了趕時間,他日夜兼程,誰知到達湖口時,被陳友諒的士兵擒獲,陳友諒親自接見了張子明。

  張子明給陳友諒的第一印像,是一個呆字,站在那裡,手都不知往哪裡放。

  這個人容易對付。

  陳友諒開始給張子明做思想工作,從拉家常開始,到天下一統、民族大義等等,張子明只是不斷地點頭,到最後他也說煩了,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和我合作,誘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張子明連忙說,我合作,我合作。

  於是,陳友諒派人押著張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讓他對城內喊話,讓城裡的人投降。

  張子明連聲答應,走到城下,大聲喊道:

  “請大家堅守下去,我們的大軍馬上就到了!”

  陳友諒傻眼了,他沒有想到這個柔弱的讀書人有這樣的膽量,氣急敗壞,拿刀殺了張子明。

  他這才明白,這個書生並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沒有完成,他還不能死。

  他還一直記得張子明臨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更讓他不安的是,從他的將領們的眼神中,看到的是對這個讀書人的敬佩。這些殺人不眨眼的家伙居然會佩服這個人?

  不對,事情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擁有最強力量的人就可以決定一切,不是嗎?

  當我弱小的時候,那些比我強大的人肆無忌憚地欺辱我,現在我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和力量,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應該怕我、畏懼我、尊敬我!

  那麼為什麼這個微不足道的讀書人不怕死、不怕我呢?

  陳友諒第一次對自己的行為方式產生了懷疑。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用暴力和權威解決不了的,陳友諒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如同徐壽輝不懂得陳友諒的生存方式一樣。

  賭局的開始

  至正二十三年六月,在確定了與陳友諒決戰的方針後,朱元璋從廬州調回了徐達的部隊,並召集了他所有的精銳力量,包括二十萬士兵,和他手下的優秀將領徐達、常遇春、馮勝、郭興等人,連劉基這樣的文人謀士也隨軍出征,與陳友諒一樣,朱元璋這次也算是空國而來。

  遲早有這一仗,躲也躲不過,那就打吧。

  陳友諒和朱元璋就像兩個賭徒,一個帶了六十萬,一個帶了二十萬,去進行一場危險的賭局。他們使用的籌碼是無數人的生命,賭注是自己的生命、財富和所有的一切。

  但這個賭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贏的人將獲得這片大地的統治權。這個獎勵太讓人動心了,沒有人能夠拒絕。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六日,朱元璋帶著他的全部賭注從應天出發,去參加這場賭局。

  朱元璋不會真的讓朱文正守一個月,他的軍隊急行軍向洪都前進,不分晝夜,不停地走,向著他們宿命中的戰場前進。

  朱元璋在行軍的路上。

  這是一個晴朗的白天,江上不時刮起陣風,卻讓人感覺相當溫和舒爽。

  朱元璋卻沒有欣賞景色的心情,他的旗艦正向洪都前進,當他回頭時,看到的是他的眾多戰船,以及統率戰船的文臣武將,這是二十萬的大軍。朱元璋每當想到這裡,心裡就止不住地激動。

  從一個一無所有的放牛娃,到今天千軍萬馬的統率者,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艱難與困苦、悲涼與絕望,都已過去,現在我要去爭奪天下!

  陳友諒是如此的強大,無敵的戰船、勇猛的士兵,他一直都比我強,一直都是。已經不是三年前了,已經沒有伏擊這樣的便宜可撿了。這一次我要面對的是他真正的力量,只能硬碰硬!

  朱元璋顫抖了,因為畏懼,以及期望。

  當面對強大的敵人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先上去拼一拼,不行再說。這個行為的錯誤之處在於,牛犢並非不怕虎,而是因為它不知道虎的可怕。

  當朱元璋弱小時,他專注於擴大自己的地盤,占據滁州!占據和州!陳友諒、張士誠算是什麼東西!

  然而隨著他自己的不斷強大,他才意識到自己面前的是怎樣的一個龐然大物、是怎樣的可怕與不可戰勝。他終於開始畏懼。

  越接近對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對方的強大,就會越來越畏懼。當他的畏懼達到極點的時候,也就是他能與對手匹敵的時候!

  朱元璋不斷地追趕陳友諒,不斷地了解陳友諒的可怕,也不斷地增強著自己的實力,只為那最後的決戰,戰勝了他,天下再無可懼!

  以顫抖之身追趕,以敬畏之心挑戰。

  戰勝陳友諒,即為天下之主!

  馬渡江頭苜蓿香,片雲片雨渡瀟湘。

  東風吹醒英雄夢,不是鹹陽是洛陽。

  勝利已不再遙不可及。

  陳友諒,我來了!

  

  朱元璋經過反復考慮,正確地認識到,要徹底戰勝陳友諒,唯一的方法是徹底摧毀他的水軍,他決心與陳友諒在水上決出勝負。

  七月十九日,陳友諒在得知朱元璋來援並且封鎖自己退路的情況後,主動從洪都撤退,前往鄱陽湖尋求與朱元璋決戰。

  他徹底膩煩了和這個人打交道,也不想再等了。他沒有尋求突圍,回到江州,雖然這對他來說很容易,朱元璋封鎖江口的那些破船根本不放在他的眼裡。

  我已經沒有耐心了,既然你要水戰,那就來吧,就在水上決一雌雄!

  七月二十日,朱元璋水軍與陳友諒水軍分別來到了鄱陽湖,在康郎山相遇,兩支軍隊經過無數的波折,終於走到了最後決戰的地點。

  大戰就在明日!

  鄱陽湖,又稱彭澤,北起湖口,南達三陽,西起關城,東達波陽,南北相望三百余裡,對當時的朱元璋和陳友諒來說,可謂是浩瀚無邊。它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江之水,下通長江,由於南寬北窄,形狀像一個巨大的葫蘆。

  毫無疑問,就地形而言這是一個理想的戰場。

  公元675年,不世出的天才王勃前往交趾看望自己的父親,路過滕王閣,為壯美的山色湖光所感,一揮而就了流芳千古的《滕王閣序》。

  就在滕王閣上,遠眺碧波萬頃、水天相連的鄱陽湖,他寫下了為後人傳誦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現在,這個映照著無上光芒的地方,將成為一個更為光彩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將上演這場戰爭中最為精彩的一幕。

  決戰前夜

  朱元璋的艦隊停靠在南鄱陽湖的康郎山,與陳友諒的艦隊對望,可以清晰地看到敵方船上的燈火。

  明天就要決戰了,這是朱元璋畏懼的,也是他所盼望的,輸掉戰爭就將一無所有,贏得戰爭就獲得一切。

  朱元璋的思緒又回到了二十年前,他接到湯和來信的時候。

  如果那時我不選擇投軍,現在我的人生會是如何呢?也許在某一個地方平靜地生活著,過完自己的一生。

  事實證明,這條路是最為艱難的,從郭子興到韓林兒,從滁州到應天,在陰謀和背叛、流血和殺戮中生存下來,就是我的宿命。

  已經不能回頭了,和尚不能做了,農民不能做了,甚至乞丐也不行,要麼成為九五之尊,要麼戰敗身死!

  我經歷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難,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是我應得的!我所等待的就是這一天!

  一定要勝!

  勝利必定屬於我!

  陳友諒,以性命相搏吧!

  對岸的陳友諒也在沉思,但他考慮的卻是另一個問題。

  從自己參加起義開始,腦海中似乎就沒有信義這兩個字,為了走到現在的位置,我殺了很多人。

  倪文俊賞識我,提拔了我,對我有知遇之恩,我殺了他;

  趙普勝是個老實人,對我很尊重,把我當兄弟看待,我殺了他;

  徐壽輝把權力讓給我,只想活下去,我殺了他。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是嗎?心黑手狠才能取得勝利,因為在你弱小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我相信我所做的沒有錯。

  為了今天的權勢和地位,我不稀罕什麼名聲,讓那些道學先生罵好了,手中的權力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背叛了很多人,他們不再信任我,隨時可能背叛我,但只要我擁有最強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

  終於走到今天這一步了。

  一定不能輸,如果我輸了,一切就全完了!

  我不想再被人唾棄,被人看不起,我要屬於我的尊嚴!

  朱元璋,來吧,我在這裡等著你!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決戰,決定的不僅是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命運,也決定著天下人的命運。

  在這場決戰中,沒有正義與邪惡的區分,勝利的人擁有一切,失敗的人失去一切。

  這場決戰沒有規則,沒有裁判,這些東西在勝負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對決戰雙方而言,勝利就是阿彌陀佛,勝利就是元始天尊,勝利就是四書五經,勝利就是仁義道德!

  決一死戰吧!

  成王!

  敗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