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92章 土木堡(2)

  

  當一個人習慣了某種權威和特權後,他就無法再忍受失去它們的痛苦。

  權力在帶給人們尊嚴的同時,也會帶給他們自私。

  交代完國家大事後,朱祁鎮去向自己的妻子——錢皇後告別。

  正統七年(1442)對大明王朝而言並不是個好的年份,正是在這一年,張太皇太後去世,王振奪取了國家大權,但這一年對於朱祁鎮本人而言,卻是幸福的,因為就在這一年,他迎娶了自己的皇後錢氏。

  自古以來,幾乎是有多少皇帝就有多少皇後,而且皇後的人數只會多不會少。事實上,皇後一直以來都是不可忽視的一股政治力量,從武則天到慈禧,她們在歷史中擔任的戲份絕不比某些男主角少,當然,更多的皇後則是默默無聞,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但也有一些皇後因為她們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權謀手段被載入史冊,名留青史。

  這位錢皇後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名字一直流傳下來,為後人傳頌。

  但她與歷史上的那些皇後們不同,她不是靠自己的權術陰謀、政治手段讓人們記住她的。

  她憑借的是最為簡單也最為真誠的東西——感情。

  她用自己的真情打動了歷代的史官,於是她的事跡就此流傳下來,並感動了更多的人。

  所以在之後的篇章中,我們也會講述這位不平凡的女人,講述她的不朽傳奇。

  一個女人的傳奇,因真情而不朽。

  皇後與皇帝之間有真的感情嗎?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在我看來,答案是肯定的。

  至少在這位錢皇後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感情,沒有任何功利、純真的感情。

  在那三千佳麗的深宮中,無數陰謀詭計每一天都在不斷上演,為了爭寵、爭權,原本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會變得比男子更加陰狠毒辣,有的甚至不惜殺掉自己的骨肉去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武則天)。

  但這絕不是說她們可恨,可憎,事實上,在我看來,她們是一群可憐的人。

  在那權力決定一切的世界中,有了皇後和寵妃的名分,有了權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要想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消除所有的感情和同情心,變得冷酷無情。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在我看來,這些可憐的女人們的所作所為並不是自私,而是自保。

  而在我們後人眼中,所謂後宮就是一筆算不清的爛賬,爭寵、奪位、爭嫡周而復始,不厭其煩,烏煙瘴氣。

  這位錢皇後,就是烏煙瘴氣的後宮中盛開的一朵蓮花。

  朱祁鎮十分喜愛他的這位原配夫人,也十分照顧她。錢皇後並非出生大富大貴之家,懂得生活不易,即使在做了皇後以後,她也沒有習慣養尊處優的生活,只是盡心盡力對待自己的丈夫,還經常動手做些針線。而朱祁鎮數次要給她的親戚封侯,都被她推辭。

  在很多人看來,皇後衣食無憂,母儀天下,做針線不過是消遣。

  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如果錢皇後知道,幾年以後,她竟然會用自己的針線手藝做活去換取東西,不知會作何感想。

  總而言之,這個皇後並不一般,她不要官,也不要錢,除了一心一意對自己的丈夫,她似乎沒有其他的要求。

  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她對朱祁鎮的感情是真實的,經得住考驗的,在她眼中,這個叫朱祁鎮的人的唯一身份只是她的丈夫,無論朱祁鎮是皇帝,還是俘虜,或是被自己的親弟弟關押的囚徒,這個身份始終沒有變過。

  在朱祁鎮向他告別,准備出征的那個晚上,沒有人知道他們之間說了些什麼,但我相信,這位妻子會像所有普普通通的出征士兵的妻子一樣,囑托自己的丈夫要保重身體,注意安全,並說出那句曾被說過無數次,但仍然值得繼續說下去的話:

  “我會等你回來的。”

  出征

  正統十四年(1449)七月十七日,大軍出征。

  不顧無數人的阻攔,王振執意出征,他要去尋找夢想的光榮。

  與他一同出征的,有很多堪稱國家棟梁的文官武將,他們包括: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朱能之子承父爵)、內閣成員曹鼐、內閣成員張益、兵部尚書鄺埜等等,全部名單很長,就不單列了。總之,朝廷的文武精銳很多都隨行而去。

  能夠活著回來的很少。

  此時的朱祁鎮也不會知道,他的傳奇經歷就要開始了。對於這個年僅二十三歲的年輕人而言,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興奮經歷。他一直尊重有加的“王先生”是不會錯的,親征無疑是唯一正確的方法。

  客觀地講,朱祁鎮對這次即將到來的失敗是負有責任的,但主要責任絕不在他,因為他不過是個沒有多少從政經驗,且過於容易相信別人的一個年輕人而已。

  王振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暫時不說責任在誰,其實就在大軍出發的同一天,幾百裡外的大同已經爆發了一場大戰。

  戰爭的地點在陽和,這一戰以明軍的全軍覆沒告終。必須說明的是,這場戰爭完全體現出了也先軍隊的強悍,因為明軍是有備而來,且得到了大同鎮守太監郭敬的全力支持。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明軍仍然不是也先軍隊的對手。

  除了全軍覆沒外,領軍大將宋瑛也被陣斬,隨軍的太監郭敬還算聰明,躲在草叢中裝死,才最終逃過一劫。

  只有一個人逃了回來,這個人叫做石亨,也是大軍的主將。

  

  戰勝的也先已經打掃了戰場,養精蓄銳,等待著對手的到來。

  而對於這一切,尚在夢境中的王振是不知道的,他始終天真地認為,只要大軍出發,看見敵人,一擁而上,就能得到勝利。

  二十萬大軍就在這個白痴的引導下,沿居庸關、懷來,向大同挺進,而前方等著他們的,是死亡的圈套。

  八月一日,大軍到達大同,在陽和差點被干掉的郭敬已經逃回來,並見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王振。

  看著郭敬那驚魂未定的眼神和體態,王振不禁嘲笑了他一番。

  “我有二十萬大軍,還怕也先嗎?”

  但郭敬接下來說的話,卻真正震驚了本就是無膽小人的王振。

  他繪聲繪色地向王振講述了那從前的戰鬥故事,並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戰敗時的慘況。

  司禮監王振,也就是個奴才。

  在他大權在握的日子裡,他作威作福,不可一世,還夢想著建功立業。其實在心底,他很清楚,自己不過是騙取了皇帝的信任,狐假虎威的一個小人,一個懦夫。

  於是他一改之前的豪言壯語,立刻下令班師。

  此時大軍剛剛到達大同,並未走遠,如果按時撤回,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也先暫時也摸不透這二十萬大軍的底細,不會立刻進攻。雖說師出無功,就算是出來旅游了一圈吧。

  可是王振這個死太監偏要搞出點花樣來。

  王振是一個小人兼暴發戶,他的所有行為模式都是依據這一身份而定位的,而像他這一類的暴發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炫耀。

  王振的家在蔚縣,當時屬於大同府的管轄範圍,於是他決定請皇帝到自己的家鄉看看,小小的蔚縣有什麼好看的呢?

  其實王振的目的很簡單,就如同現在的有錢人喜歡開著車回到自己的老家,然後大按幾聲喇叭,把全村的人都叫醒,然後讓全村老小出來看自己的新車、新衣服。

  王振帶了皇帝和二十萬人,回自己的家鄉也就是這個目的。

  他無非是想炫耀一下而已,當年那個窮學官,現在出人頭地了!

  雖然已經變成了太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