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297章 小人物的奮鬥(1)

  

  八月二十三日。內閣大學士劉一璟、韓爌照常到內閣上班。在內閣裡,他們遇見了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李可灼,時任鴻臚寺丞,他來這裡的目的,是要進獻“仙丹”。此時首輔方從哲也在場,他對這玩意兒興趣不大,畢竟皇帝剛吃錯藥,再亂來,這個黑鍋就背不起了。

  劉一璟、韓爌更是深惡痛絕,但也沒怎麼較真兒,直接把這人打發走了。很明顯,這是一件小事,而小事是不應該過多關注的。但某些時候,這個理論是不可靠的。

  兩天後,八月二十五日。明光宗下旨,召見內閣大臣、六部尚書等朝廷重臣。此外,他特意叫上了楊漣。對此,所有的人都很納悶。更讓人納悶的是,此後直至臨終,他召開的每一次會議,都叫上楊漣。毫無理由,也毫無必要,或許是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叫楊漣的人,非常之重要。

  他的直覺非常的准。

  此時的光宗,已經是奄奄一息,所以,幾乎所有的大臣都認定,今天的會議,將要討論的,是關乎國家社稷的重要問題。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這次內閣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老婆。光宗同志的意思是,自己的後妃李選侍,現在只有一個女兒,她伺候自己那麼多年,太不容易,考慮給她升官,封皇貴妃。此外,他還把皇長子朱由校領了出來,告訴諸位大人,這孩子的母親也沒了,以後,就讓李選侍照料他。在場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明明您都沒幾天蹦頭了,趁著腦袋還管用,趕緊干點兒實事,擬份遺囑,哪怕找口好棺材,總算有個准備。竟然還想著老婆的名分,實在令人嘆服。

  在現場的人們看來,這是一個尊重婦女、至死不渝的模範丈夫。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八月二十六日。出乎許多人的意料,明光宗再次下旨,召開內閣會議,與會人員包括內閣大臣及各部部長,當然還有楊漣。會議與昨天一樣,開得十分莫名其妙。這位皇帝陛下把人叫進來,竟然先拉一通家常,又把朱由校拉進來,說我兒子年紀還小,你們要多照顧等等。這麼東拉西扯,足足扯了半個時辰(一個小時),皇上也扯累了。正當大家認為會議即將結束的時候,扯淡又開始了。如昨天一樣,光宗再次提出,要封李選侍為皇貴妃。大家這才明白,扯來扯去不就是這件事嗎?禮部尚書孫如游當即表示,如果您同意,那就辦了吧(亦無不可)。然而就在此時,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人突然闖了進來,公然打斷了會議,並在皇帝、內閣、六部尚書的面前,拉走了皇長子朱由校。

  這個人,就是李選侍。所有人都蒙了,沒有人去阻攔,也沒有人去制止。原因很簡單,這位李選侍畢竟是皇帝的老婆,皇帝大人都不管,誰去管。而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很快,他們就聽見了嚴厲的斥責聲,李選侍的斥責聲。她斥責的,是皇帝的長子。於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場面出現了。

  大明帝國未來的繼承人,被一個女人公然拉走,當眾責罵,而皇帝、首輔、各部尚書,全部毫無反應,放任這一切的發生。

  所有的人靜靜地站在那裡,聽著那個女人的責罵,直到罵聲結束為止。然後,尚未成年的朱由校走了進來。他帶著極不情願的表情,走到了父親的身邊,說出了這樣一句話:“要封皇後!”

  

  開會是被脅迫的,閑扯是被脅迫的。一個奄奄一息的丈夫,一個年紀幼小的孩子,要不脅迫一把,實在有點兒說不過去。

  李選侍很有自信,因為她很清楚,這個軟弱的丈夫不敢拒絕她的要求。現在,她距離自己的皇後寶座,只差一步。但是這一步,她到死都沒邁過去。因為就在皇長子剛說出那四個字的時候,另一個聲音隨即響起:“皇上要封皇貴妃,臣必定會盡快辦理!”

  說這句話的人,是禮部尚書孫如游。李選侍太過天真了,和朝廷裡這幫老油條比起來,她也就算個學齡前兒童。孫尚書可謂聰明絕頂,一看情形不對,知道皇上頂不住了,果斷出手,只用了一句話,就把皇後變成皇貴妃。光宗同志也很機靈,馬上連聲回應:好,就這麼辦。李小姐的皇後夢想就此斷送,但她是不會放棄的,因為她很清楚,在自己的手中,還有一張王牌——皇長子。只要那個奄奄一息的人徹底死去,一切都將盡在掌握之中。但她並不知道,此時,一雙眼睛已經死死地盯住了她。楊漣已經確定,眼前這個飛揚跋扈的女人,不久之後,將是一個十分可怕的敵人。而在此之前,必須作好准備。

  八月二十九日。此前的三天裡,光宗的身體絲毫不見好轉,於是在這一天,他再次召見了首輔方從哲等朝廷重臣。光宗同志這次很清醒,一上來就直奔主題:“壽木如何?寢地如何?”

  壽木就是棺材,寢地就是墳,這就算是交代後事了。可是方從哲老先生不知是不是老了,有點兒犯糊塗,張口就是一大串,什麼你爹的墳好、棺材好,請你放心之類的話。光宗同志估計也是哭笑不得,只好拿手指著自己,說了一句:“是我的。(朕之壽宮)”

  方首輔狼狽不堪,然後他聽到了皇帝陛下的第二個問題:“聽說有個鴻臚寺的醫官進獻金丹,他在何處?”對於這個問題,方從哲並未多想,便說出了自己的回答:“這個人叫李可灼,他說自己有仙丹,我們沒敢輕信。”他實在應該多想想的。

  因為金丹不等於仙丹,輕信不等於不信。正是這個模棱兩可的回答,導致了一個錯誤的判斷:“好吧,召他進來。”

  於是,李可灼進入了大殿,他見到了皇帝,他為皇帝號脈,他為皇帝診斷。最後,他拿出了仙丹。

  仙丹的名字,叫做紅丸。

  紅丸此時,是萬歷四十八年(1620)八月二十九日上午,明光宗服下了紅丸。他的感覺很好。

  按照史書上的說法,吃了紅丸後,渾身舒暢,且促進消化,增加食欲(思進飲膳)。

  消息傳來,宮外焦急等待的大臣們十分高興,歡呼雀躍。皇帝也很高興。於是,幾個時辰後,為鞏固療效,他再次服下了紅丸。下午,勞苦功高的李可灼離開了皇宮,在宮外,他遇見了等待在那裡的內閣首輔方從哲。

  方從哲對他說:“你的藥很有效,賞銀五十兩。”李可灼高興地走了,但他並沒有領到這筆賞銀。

  方從哲以及當天參與會議的人都留下了,他們住在了內閣,因為他們相信,明天,身體好轉的皇帝將再次召見他們。

  六個時辰之後。凌晨,住在內閣的大臣們突然接到了太監傳達的諭令:即刻入宮覲見。

  所有的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但當他們尚未趕到的時候,就已得到了第二個消息——皇上駕崩了。

  萬歷四十八年九月初一,明光宗在宮中逝世,享年三十九,享位一月。皇帝死了,這十分正常;皇帝吃藥,這也很正常;但吃藥之後就死了,這就不正常了。

  明宮三大案之“紅丸案”,就此拉開序幕。

  沒有人知道,所謂的紅丸,到底是什麼藥,也沒有人知道,在死亡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陰謀。

  此時向乾清宮趕去的人,包括內閣大臣、各部長官,共計十三人。在他們的心中,有著不同的想法和打算,因為皇帝死了,官位、利益、權力,一切的一切都將改變。

  只有一個人例外。

  楊漣十分悲痛,因為那個賞識他的人,已經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此時此刻,他只有一個念頭。查出案件的真相,找出幕後的黑手,揭露惡毒的陰謀,讓正義得以實現,讓死去的人得以瞑目。這就是楊漣的決心。

  但此時,楊漣即將面對的,卻是一個更為復雜、更為棘手的問題。雖然大家都住在內閣,同時聽到消息,畢竟年紀不同,體力不同。比如內閣的幾位大人,方從哲老先生都七十多了,劉一璟、韓爌年紀也不小,反應慢點兒、到得晚點兒十分正常。

  所以首先到達乾清宮的,只有六部的部長、都察院左都御史,當然還有楊漣。

  這幾個人已經知道了皇帝去世的消息。既然人死了,那就不用急了,就應該考慮尊重領導了,所以他們決定,等方首輔到來再進去。

  進不了宮,眼淚儲備還不能用,而且大清早的,天都沒亮。反正是等人,閑著也是閑著,於是,他們開始商討善後事宜。

  繼承皇位的,自然是皇長子朱由校了。但問題是,他的父親死了,母親也死了,而且年紀這麼小,宮裡沒有人照顧,怎麼辦呢?

  於是,禮部尚書孫如游、吏部尚書周嘉謨、左都御史張問達提出:把朱由校交給李選侍。

  這個觀點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事實上,反對者只有一個。然後,他們就聽到了這個唯一反對者的聲音:

  “萬萬不可!”

  其實就官職和資歷而言,楊漣沒有發言的資格,因為此時他不過是個小小的七品給事中,說難聽點兒,他壓根兒就不該待在這裡。

  然而在場的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靜靜地等待著他的發言,因為他是皇帝臨死前指定的召見者,換句話說,他是顧命大臣。

  楊漣十分激動,他告訴所有的人,朱由校很幼稚,如果把他交給一個女人,特別是一個用心不良的女人,一旦被人脅迫,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幾句話,徹底喚起了在場朝廷重臣們的記憶,因為就在幾天前,他們目睹了那個凶惡女人的猙獰面目。

  他們同意了楊漣的意見。

  但事實上,皇帝已經死了,未來的繼承人,已在李選侍掌握之中。所以,楊漣說出了他的計劃:“入宮之後,立刻尋找皇長子,找到之後,必須馬上帶出乾清宮,脫離李選侍的操縱,大事可成!”十三位顧命大臣終於到齊了,在楊漣的帶領下,他們走向了乾清宮。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即將開始。

  從大門口開始。

  當十三位顧命大臣走到門口的時候,被攔住了。攔住他們的,是幾個太監。毫無疑問,這是李選侍的安排。皇帝去世的時候,她就在宮內,作為一位智商高於鄭貴妃的女性,她的直覺告訴她,即將到來的那些顧命大臣,將徹底毀滅她的野心。於是她決定,阻止他們入宮。應該說,這個策略是成功的。太監把住大門,好說歹說就不讓進,一幫老頭加書呆子,不懂什麼“槍杆子裡出政權”的深刻道理,只能干瞪眼。幸好,裡面還有一個敢玩命的:

  “皇上已經駕崩,我們都是顧命大臣,奉命而來!你們是什麼東西!竟敢阻攔!且皇長子即將繼位,現情況不明,你們關閉宮門,到底想干什麼?!”

  對付流氓加文盲,與其靠口,不如靠吼。在楊漣的怒吼之下,吃硬不吃軟的太監閃開了,顧命大臣們終於見到了已經歇氣的皇上。

  接下來是例行程序,猛哭猛磕頭。哭完磕完,開始辦正事。大學士劉一璟首先發問:

  “皇長子呢?他人在哪裡?”沒人理他。“快點兒交出來!”還是沒人理他。

  李選侍清醒地意識到,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就是皇長子。只要控制住這個未來的繼承人,她的一切願望和野心,都將得到滿足。

  這一招很絕,絕到楊漣都沒辦法。宮裡這麼大,怎麼去找,一幫五六十歲的老頭,哪有力氣玩捉迷藏?

  楊漣焦急萬分,畢竟這不是家裡,找不著就打地鋪,明天接著找,如果今天沒戲,明天李選侍一道聖旨下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必須找到,現在,馬上,必須!

  在這最為關鍵的時刻,一個太監走了過來,在大學士劉一璟的耳邊,低聲說出了兩個字:

  “暖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