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第三極崛起

第1256章 十年輪回

第三極崛起 青木雙翼 3907 2024-03-17 21:38

  

  中國的航母艦隊主要采用四四編制,四艘驅逐艦,大連級後續的張垣級驅逐艦,七千八百噸排水量,甲乙兩型各兩艘,正紅旗級護衛艦四艘,如果強對抗時,會增加為六六編制,臨戰狀態,則采取雙航母編制。

  除了主力戰艦,還有一艘補給艦,一艘綜合支援艦,這便是水上全部看得到的,而水下,則是兩艘931型核動力攻擊潛艇,兩艘921型常規動力潛艇。

  就是這樣的艦隊,把美國人害慘了,中國海軍一百五十萬噸,一百八十艘各類戰艦的總規模中,百分之八十,衝著太平洋,為抗衡這種壓力,同時應對大洋深處無處不在的中國核動力彈道導彈核潛艇,美國人算是把很多家當都投了進去。

  海軍上,二戰後期老艦推後退役,保留了大量航母,如今美國在太平洋擁有三十艘航母,大西洋二十艘,其余戰列艦十五艘,九十艘驅逐領艦,三百多艘驅逐艦,一大半都在太平洋地區。

  空軍上,為對付蘇聯高達萬架的戰機和中國四千架戰機的規模,美國人不得不維持在兩萬架,以數量對付蘇聯的數量,以數量對付中國的質量。

  八十萬陸軍,部分本土防御,部分在歐洲,東西兩面的壓力,迫使美國維持著龐大軍力。

  反觀蘇聯,也好不到哪去,為應對中美兩方面的威脅,莫斯科維系著世界第一的龐大陸軍,坦克那都是數萬計,沒有良好出海口的蘇聯則以潛艇作為主要力量,擁有超過兩百艘的常規潛艇,水面戰艦則已導彈巡洋艦為主。由於美國一直為應對中國增加空中力量,莫斯科也被逼應對,領導人赫魯曉夫很想告訴美國人,我的戰機,不僅僅是針對美國的,你沒必要總是要在數量上超過我!

  嵩山號,將是這一階段中國最後一艘航母,本著本土防御為主的中國國防戰略並不需要無限制擴大海軍規模,方玉華下一階段的重點,是研發更先進的戰艦,而不是擴大規模,維系技術能力的方式,是幫澳大利亞再建一艘堪培拉級航母,以及巴西海軍一艘四萬噸級的輕型航母。

  同時,三大船舶集團將把重點放在民用船只上,超級貨輪和超級油輪,都有不錯的訂單。

  借助為嵩山號剪彩,趙子赟宣布了他的回歸,近十年光陰,物是人非,一批元老已經逐步退出歷史舞台,石瑛、老於等一干元老在五四年大選前陸續退隱,李宗仁被選為新的黨主席,接替石瑛,而張厲生則接替了老於。

  第二屆的聯合政府各部的變動,就是農工黨的季方接替李宗仁,出任了國防部副部長,以及延安系的鄧公,出任了內政部部長,兩屆政府很穩定。

  倒是這新的大選之後,一大半人都會退出歷史舞台,按照憲法規定,在省部一級,在任何一個職位上,只能連任兩屆,而且任期內,年齡不得超過六十五歲,這主要是避免因年齡問題,造成突然去世,從而引起的一些問題。

  老彭、老傅等人,年齡倒還勉強,不過他們不太想去做非軍事的工作,已經表示不競選了,胡厥文、梁漱溟、張治中、黃炎培等人歲數到了,俞鴻鈞是決定回到黨內,繼續加強黨務工作,總之,多數人都要離開。

  這次選舉,和五四年一樣,先完成各省選舉,然後才確定國民議員,最後進行大選。上半年,是縣、省一級選舉,各地已經開始競選准備,各黨派也在與基層黨組織商討競選人名單,中國大選,拉開帷幕。

  世界的目光,都因中國爆出趙子赟將參加領導人選舉而注視著中國,政權交替,太重要的,尤其是大國,這關系到重新洗牌。

  當年丘吉爾擊敗艾德禮,直接改變了英國的對外政策,英美走在一起,應對蘇聯在歐洲的威脅,由此也導致了英國退出了自由貿易協定,與美國共同組建了新的自由貿易圈,中美洲國家和北歐四國在英美的壓力下,成為貿易圈內國,憑借美國的強大國力,混得還可以。法國則是戴高樂贏得大選,四年後,蓬皮杜上台,延續著戴高樂時代的對外政策。澳大利亞經歷奇夫利時代後,曾經的對手孟席斯在改弦易轍後,成為中國的新朋友,中法澳體系逐漸穩定。

  既然要准備參加大選,趙子赟不得不開始詳細梳理國內外的情況,將平時了解的一些重要信息形成系統。

  如今的美國總統是二戰名將艾森豪威爾,他在杜魯門時代,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盟軍統帥,也是支持杜魯門構建歐洲防御體系的重要人物。

  艾森豪威爾五二年贏得大選之後,並未就此改變對中國的態度,中美依然沒有建交,不過在與中國軍事對抗的同時,由於他組閣的政府內閣是一堆財閥代表,導致他在中美貿易上比杜魯門更加溫和,借助九州貿易不斷擴大。

  不過趙子赟對他不需要太多關注,艾森豪威爾的連任任期到六零年就結束了,他需要面對的,是下一任美國總統。

  另一個對手蘇聯則進入赫魯曉夫時代,五二年斯大林去世後,莫斯科政壇動蕩,掌握大權的馬林科夫和貝利亞貌合神離,赫魯曉夫隨即聯手馬林科夫,除去了貝利亞,然後演變為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的內鬥,一系列走馬觀花的鬥爭之後,赫魯曉夫掌握大權。

  就目前來看,赫魯曉夫是在進行著去斯大林的行動,波蘭危機聲譽受損的他借著反對者露頭,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將斯大林時代的一干元老一網打盡,其行事風格,和斯大林接近,中蘇關系在他手裡,沒有任何進展,倒是他為了提升核威懾力量,在帕米爾高原試爆氫彈,讓中蘇一度劍拔弩張。

  二月,國民黨八大召開,在各界的緊張注視中,李宗仁繼任主席,已經法定成為下一屆國民議會議長,而張厲生出任第一副主席,法定成為國家副主席,俞鴻鈞為第二副主席,主持黨務工作,在本黨領導人候選人中,趙子赟獲得全票,成為國民黨五九年大選的領導人候選人。

  消息傳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下屆總理非趙子赟莫屬,一點點民主人士提出他建國後有兩個妻子,違反法律的聲音,被各界選擇性忽略了。

  現在看毛公這邊了,隨即三月份,這邊的代表大會也結束,六十二歲的毛公選擇退隱,劉公接替他成為黨主席,法定成為國家主席,周公為副主席,法定成為副議長,鄧公成為領導人候選人。

  按照前一屆情況,其他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恐怕還要斟酌一番,下半年人選才會出來,世界的目光,暫時放一放,不過,已經可以考慮未來十年,和趙子赟打交道的事情了。

  正如周公所言,趙子赟參與大選,極大的淡化了很多事情,五九年初的統計數據表明,經濟指標差距很大,五八年的gdp僅僅六千三百多億,只是民眾的注意力都放在趙子赟參選這件事情上了。

  如果算人均gdp,更差些,十年人口有一個小爆發,連續增長,到五七年時,突破了六億,上一年才回落為負增長,估計會穩定一個時期。

  人均gdp已經超過了一千元,但卻只有美國的一半不到,而人口基數低的韓國已經在五七年,超過了中國,緬甸看五七年的架勢,五八年超過中國也幾乎可以確定,在整個自由貿易圈內,總gdp,中國是老大,人均gdp,僅能排名第十。

  

  要是達到美國這個人均數,中國的gdp將會是恐怖的一萬六千多億,全世界總和都不止!

  每每想到這些,周公就對趙子赟力主推行的一些東西感到厲害,高個人所得稅收和最低薪酬制度,最大限度壓制了貧富差距,更為關鍵的是民生的大投入,讓有錢人和沒錢人在生活總體上差距不大,租住房子,不過是大小一些,內部東西多少,上學、看病大家差不多,除了汽車稍微昂貴一點,不是所有家庭都買得起,其他什麼電話、冰箱、洗衣機、電視,都是很容易購置的,這就從表面上淡化了貧富不同的現像。

  這也許就是用錢來實現共產主義的真實含義,你可以比別人多有錢一些,但你沒太多可炫耀的用處!除非你抽瘋什麼都購置多套,哦,汽車不行,不是不給買,而是汽車你得想辦法找地方去停,在中國,可沒亂停一說,警察分分鐘就給你拖走了,任何公共場所,哪怕是租住的家門口,超時停車都是重罰。

  倒是現在新建的住宅區有停車的地方,政府也在城市中建立了多個立體的停車場,不過在城市裡,使用汽車的不那麼方便,總是讓人感覺心煩。相反,鄉村的汽車使用率遠高於城市,村子裡有村子裡的好處,都有村裡申請建立的停車場,各家院子也可停車,加上鄉裡鄉親的,臨時在村子亂停一下,不過分,也不會有人報警拖車。

  由此也導致城市周邊農村的租住率提高很多,鄉下風景好,安靜,開車上下班,可在城邊停車場丟下汽車,換成公共交通,一舉多得。

  經濟增長放緩,人口基數增加,對民眾最大影響的便是最低薪酬制度,在五五年,最低薪酬底線提升到四十元這個底線水平後,三年都沒有改變,提不動了,再提,很多工廠都撐不住。

  人均純收入勉強達到二十七元,四口之家年純收入一千三不到,低於軍隊和政務人員平均數百分之三十七,這恐怕是周公卸任是最大的遺憾。

  不過周公執政期,始終維持了一個較低的物價水平,尤其在五八年的干旱發生後,周公的政府采取大量補貼的方式,維持著日常用品價格沒有出現價格暴漲。正常情況下,四口之家年必要支出不超過六百元,家大多數家庭還是有結余的,這種情況下,買輛汽車,也就是攢個四五年就夠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