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武俠仙俠 妖謀

第三百九十八回 長公主議親

妖謀 水墨青釉裡 2569 2024-03-17 22:39

  

  第三百九十八回

  李麗質身為嫡長公主,身份是數一數二的尊貴,她如今只有十三歲,比李承乾要小兩歲。

  朝臣們聽聞李麗質要議親,家裡但凡有適齡兒子的,心思都開始絡了,比如參加宮宴時,把兒子打扮齊整送到宮裡,企圖期間得到陛下的青眼。

  此時駙馬並不比後世嚴苛避嫌,還是可以入朝為官混混仕途的。而且和皇室攀了親家,將會往下福澤三代。娶個公主何樂而不為。

  秦英對同僚們的明騷暗動表示無比淡定。她記得上輩子李麗質是在貞觀七年嫁給了長孫國舅的某個兒子。兩者是表兄妹的關系,嫁過去剛好是親上加親。

  現在瞎湊熱鬧的那些人,無論家室厚薄還是遠近親疏,都不可能被李世民看上。

  有句古語叫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秦英就是個例子。

  某天早朝李世民當著所有五品及以上的官員,問秦英對李麗質的印像如何。

  一年前秦英在皇宮中為太子祈福,前前後後在宮裡呆了小三個月,她和李麗質見過寥寥的幾面,卻沒深入接觸過。

  秦英聞言險些跪不住身子了。乖乖,聽陛下的口氣,好像不是鬧著玩兒的。難道李世民還有亂點鴛鴦譜、隨意拉郎配的癖好?上輩子她怎麼沒發現?

  且不論她若娶李麗質回來,身上沒有把兒要怎麼消受那位素來張揚跋扈的公主殿下……她絕不要讓李承乾叫自己妹夫!

  秦英雙手持了朝笏,鄭重跪行到了殿央下拜道:“公主自幼嬌養於深宮,性子不比其他閨閣娘子,秦某以為配不上公主。何況公主千金萬金之軀,不堪為秦某所折。”

  她的右手經過一段時間的好生休養已大好,不過還是無法施太大的力道。

  這話說得沒有一線轉圜余地,無異於明目張膽地撂了陛下的面子,然而李世民沒有表現出惱怒神色。

  朝臣們基本猜不透陛下的想法,眼觀鼻鼻觀心地坐在原處,等著看後續如何發展。

  李世民淡然地看了一眼秦英就叫她退下了。

  房玄齡眯了眯低垂的眼,心底是一片透亮:陛下問秦英怎麼看李麗質,不是想把自己的那顆掌上明珠投給秦英那小子,而是知道秦英不會順著話頭往上爬,借著秦英打消朝臣們動輒就硬塞郎君給陛下相看的舉措。

  下朝之後,李承乾從旁門左道裡聽說了,這個不足為外人道的段子,直感覺後背不寒而栗。

  他要和奇奇怪怪的人爭秦英也就罷了,和自己的胞妹爭算是怎麼回事?

  秦英坐車回宅子裡時,還是心有余悸的,午飯後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當笑話似的給梅三娘講了一通,最後怏怏抱怨道:“坊間朝中都傳我家中有個如花美眷,陛下怎麼還會動念頭,把愛惜地不行的長公主下嫁於我?”

  上輩子李麗質相當看不起秦英出身於方外道門,還和李承乾走得那麼近,她見了秦英必定是要言語譏誚的。導致秦英這輩子一點也不想和李麗質來往。

  梅三娘笑著刮了刮她的鼻子道:“你的桃花泛濫成災,又不是一次兩次了。”

  秦英沒了反駁的言語,揪著自己的衣袖嘆了口氣。

  既然李麗質快要嫁人了,想來距離李承乾納妾的日子也不會太遠。秦英回想起上輩子他在娶太子妃蘇氏之前,就有了一個名叫李像的庶子,不禁感覺自己入主東宮的路途很是遙遠。

  梅三娘看秦英沒精打采的樣子,出言逗了逗她,不料對方沒有一點反應。於是她晃了晃秦英的肩問道:“怎麼了?”

  秦英軟綿綿地伏在了梅三娘身邊,對她仔細地咬耳朵:“四年以後太子殿下要納妃,不過他三年之後就有個庶出的兒子,我該如何是好?”

  梅三娘摸著她的一頭青絲緩緩道:“將她擠下妃位不就好了?至於那個庶子如何打理……我覺得你需要看看東西市的書鋪上賣的傳奇本子。”

  秦英不曉得自己需要看市面上賣的哪種本子。不過被梅三娘那麼一點撥,她頓時覺得庶子也不是個問題了。

  上輩子和這輩子的大體背景雖然相同,但是具體走向完全靠自己掌握。

  只要李承乾能定了心思等著她,庶子就不會從他的任何側室肚子裡生出來的。

  她不幸誤會了梅三娘的意思,壓根沒把李承乾那些側室或者勞什子的庶子當成威脅。

  想明白了困擾自己的記回憶,秦英心情大好,攬著梅三娘的腰身嘿了一聲道:“一會兒我要和李淳風、袁老道去西市的書鋪看看。晚上的飯食多備三四個人的份例。”

  “你就成天閑不住。”梅三娘佯裝氣惱地側頭看著秦英道。

  秦英順勢捏了捏她的腰間。

  《推背圖》的刻板已經制好了,現在正印著樣書,秦英他們今天要親自去西市書鋪審核。

  申時一刻秦和兩人碰了頭,之後他們行至那間鋪子。

  見到樣書的袁老道是不太滿意的,因為他的圖被專業畫匠改得好看了許多。

  李淳風翻了翻,沒有表現出一點兒興致來。明明是他做的詩,袁老道畫的圖,成書為何要稱為《推背圖》?師傅太坑!

  秦英著重看了下帛書的質地還有厚度,覺得自己花了那麼多錢,還是物超所值的。待審過了一番樣書,秦英想到梅三娘向自己推薦了傳奇本子,就走到書鋪外頭,去尋裝幀精致的帛書冊子。

  剛看到一本封皮不是太過艷麗的傳奇,秦英伸手准備取來瞧瞧,斜裡卻掠過一只纖長的手先於她半步,拿走了架子上的唯一一本《廂閨》。

  “好巧。”高宜禮貌地笑道。

  “不巧。”秦英氣鼓鼓地道。

  李淳風聽到秦英語氣生硬地和人說話,拿眼風往遠處一瞟,就大步走來解了秦英的圍:“這不是新晉的明經科探花郎嗎?”

  高宜對李淳風拱手施禮道:“見過李大人。”

  李淳風含笑抽出他手裡的那本《廂閨》,裝模作樣地道:“這書似乎挺不錯的,高探花可願割愛?”

  最後是李淳風買了這本厚厚的帛書送給秦英。(未完待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