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窘迫的西班牙,使盡渾身解數,終於把西西裡革命鎮壓。
然後徹底沒錢了,無法出動陸軍。只能讓海軍艦船,長期封鎖那不勒斯的主要港口,試圖逼迫那不勒斯解散共和國。
甚至,西班牙還派外交官來談判,只要革命者解散共和國,就允許那不勒斯保留議會。但是,議會必須跟總督共同治理,而西班牙國王依舊是那不勒斯國王。
一些大貴族開始動搖,大商人卻堅決抵抗,新生的共和國出現嚴重裂痕。
西班牙還沒籌到足夠軍費出動大軍,兩幕滑稽戲同時上演。
一是負責封鎖港口的西班牙海軍,直接下場搞走私,串通熱那亞商人,跟那不勒斯暗中貿易,根本不理國王的封鎖政策。
沒辦法,那不勒斯屬於意大利糧倉。如果港口長期被封鎖,熱那亞、威尼斯等國都要鬧飢荒,到時就是多個邦國聯手抵抗西班牙了。
二是發現西班牙無力鎮壓,新生共和國開始爆發內戰。
第一任執政官、第一任議長,全部被大貴族謀殺。大貴族開始清洗議會,這激起商人、工匠、學者、小貴族的激烈反抗,足足內戰一年時間,農業生產遭受嚴重破壞。
那不勒斯糧食減產,直接引發熱那亞、威尼斯兩國市民暴動。
第三幕滑稽戲上演。
熱那亞、威尼斯兩國商人出錢,跟那不勒斯商人聯手,征召雇佣兵去跟大貴族作戰。大貴族軍隊慘敗,大商人謀奪其家產,小貴族分割其土地。從此之後,那不勒斯共和國議會,被大商人和中小貴族控制。
革命似乎成功了,共和國屹立不倒。
革命似乎失敗了,市民和農民階層,依舊遭受沉重壓迫。
當那不勒斯再度醞釀革命時,議會終於做出妥協,減輕市民階層的負擔。但是,農民被無視了,反正他們也鬧不起來。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那不勒斯共和國的存在,都激勵了其他國家的革命者。
甚至,巴黎都出現起義。
誘因是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加重了法國百姓負擔。革命者一度包圍盧浮宮,但被宮廷衛隊輕松擊敗,路易十四氣得在全國逮捕革命者。一旦抓住,不經審判,就流放到海外殖民地,倒是迅速增加了魁北克的人口。
革命風潮,從意大利蔓延到法國,又從法國蔓延到西班牙。鬧得很大,波及很廣,但無一例外皆被鎮壓。
只有那不勒斯共和國,因為特殊原因還存在,但也被大商人和中小貴族竊取革命果實。
鬧了一圈,似乎屁用沒有。
最明顯的結果,是那兩本書,遭到全歐洲封禁,就連那不勒斯都在禁書。而且煽動羅馬教皇出手,說這兩本書褻瀆天主,任何印刷、傳播、私藏之人都將被燒死。
沒人再敢公開討論相關思想,但私底下卻持續傳播著。
特別是貴族舉辦沙龍,簡直毫無顧忌。貴族們一邊贊美中國皇帝,一邊把《大同集》當做談資,這似乎能彰顯他們的學識和時髦。
然後,法國和西班牙聯姻了,路易十四迎娶西班牙公主。
兩國聯姻之後,各自撤回邊境軍隊,減輕雙方的軍費開銷。同時,兩國聯手鎮壓革命,引渡逃到彼此境內的革命者。
查理二世表示憤怒,說好了英法合作對抗西班牙,路易十四嚴重背叛了英法同盟。
路易十四面對指責,沒有給予任何回應,只讓前來交涉的英國外交官,帶一本新編的《中國大皇帝傳》回去。
查理二世拿到此書,看完之後大笑:“路易是個聰明人。”
法國的新編版本,書名取消了“眾王之王”。而關於中國的政治、社會等背景內容,全部予以刪除。趙瀚再次變成宋帝國皇室後裔,並大量增加宮廷內容介紹。
所謂宮廷內容,大半是法國使者道聽途說的,而且瘋狂渲染中國皇室的富有,大量筆墨描寫中國皇帝有眾多妻子,並非歐洲君主那樣只能一夫一妻。
至於趙瀚起義的過程,完全成了《三國演義》式小說。
也就是趙瀚今天獲得了某位學者(謀士),明天又收下了某位騎士(猛將)。學者們智計百出,騎士們擅長單挑,趙瀚甚至親自上陣,騎士衝鋒擊敗了韃靼蠻夷(滿清)。
既然原版無法禁絕,那就用新版去代替!
路易十四一邊搜捕革命者,一邊官方推廣《中國大皇帝傳》。果然收到奇效,人們熱衷於談論熱血新版,艱澀難讀的舊版漸漸無人問津。負責改版工作的作家,甚至被授予法蘭西學術院院士。
其他各國,紛紛效仿,引進這部新版小說,並且官方大力宣傳,各國書商因此狠賺了一筆。
沒用多長時間,趙瀚就成為全歐洲的傳奇,人們談論著他的智慧和武勇。至於其政治思想,反而被忘到一邊,甚至漸漸懷疑《東方聖約》(《大同集》)的真實性,認為那就是一幫亂黨瞎編的。
繼而,相關同人作品風靡,歐洲作家寫出各種各樣的故事。
路易十四那個太陽王的尊號,就是因為他親自飾演太陽神阿波羅。如今,他又讓人編寫芭蕾舞劇《中國皇帝》,親自上場飾演自己的筆友趙瀚,每每能夠贏得觀眾鋪天蓋地的掌聲。
中國大皇帝趙瀚,依舊受到尊重和傳誦,而且知名度空前高漲。但各種作品當中的趙瀚,早就跟真實的趙瀚完全不同。
路易十四,還讓見過趙瀚的使者,畫出中國皇帝的服裝。
這貨讓裁縫照著圖畫做衣服,自己沒事兒就穿著瞎逛游,cosplay中國皇帝玩得不亦樂乎。
革命?
滾一邊去吧!
這股cosplay的風潮,傳得比革命思潮還快。中國的各種服飾,都被畫出來交給裁縫,貴族和富商穿著滿街逛。
而且,服裝千奇百怪!
很多都出自憑空臆想,甚至融入了波斯、印度元素,就連中國人看了,都認不出那是中國服飾。
路易十四除了cosplay,大量精力都用在建造凡爾賽宮上。
他已經決定建立瓷塔,高度要超過南京的琉璃寶塔。高度是可以達成的,就是瓷器消費不起,只能在高塔外牆貼陶磚,然後刷一層擁有瓷制感的油漆。
這是建築師給出的建議,路易十四非常不高興,但又無可奈何,只能答應建造劣質仿品。
如此恢弘的高塔,以法國如今的財政,恐怕要加倍賣官鬻爵,加倍的征收重稅,折騰半輩子才能造出來。
查理二世就實際得多,一邊勵精圖治,一邊享受生活。
英國財政稍微好轉,查理二世就瀟灑起來。他親自為賽馬運動制定規則,一有時間就到郊外打獵,讓廚師嘗試更多新菜品,又帶領貴族推廣戲劇,終於得到一個“快活王”的稱號。
各國君主和貴族,鑒於成功遏制革命思想的功績,紛紛表示對路易十四的尊敬。太陽王多了個前綴,變成“無上榮耀的太陽王”。
可在某個學者的書房裡,在某個陰暗偏僻的角落裡,在某些革命幸存者腦海裡,《東方聖約》依舊存在著。
存在就是存在,誰也無法抹去。
它只是暫時蟄伏了,如同幽靈躲避烈日。一直到某天,陰雲密布,暗無天日,陽光都被遮擋,這個幽靈又會竄出來,幻化成一種全新的模樣示人。
後世歐洲的歷史學家,如此描述那場革命:
“東方聖約革命,雖然開始於1661年,但早在50年代就已經發酵。來自遙遠國度的政治智慧,啟迪了歐洲革命者的思想,最終釀成那場波及半個歐洲、時間長達四年的革命潮。它對現代歐洲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後來的革命者們,不過是將‘東方聖約’改頭換面,來躲避革命傳播期的政治風險……”
“關於中國大皇帝的傳說,如今已在歐洲家喻戶曉。他的形像,娛樂化,戲劇化,游戲化,人們熱衷於談論皇帝的騎士衝鋒,熱衷於談論當時輔佐皇帝的學者和將軍……”
“我的孫子小史密斯,聽我說起大皇帝的名字,他竟然興致勃勃跟我討論。他說大皇帝是sss級君主,是游戲裡僅有的sss級,自帶屬性穩定度+3、經濟發展速度+50%、軍事發展速度+50%、科技發展速度100%。如果選擇玩亞洲國家,或者選擇中國其他君主,必須在早期就刺殺大皇帝,而且成功率極低。刺殺失敗只能讀檔,運氣最好的玩家,也反復讀檔了兩個小時,這讓我啼笑皆非……”
“直到現在,歐洲也沒有還原大皇帝的本來面目。但在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裡,歐洲的進步人士,都悄悄沐浴著大皇帝的思想光輝,無時無刻不在企盼著那場大革命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