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梉、鄭柞父子,這次是真的怕了,竟然將太原駐軍拉回升龍府。
安南國的太原城,位於其首都正北五十裡,跟諒山一樣是安南國旳北部屏障。
諒山守軍,防的是廣西。
太原守軍,防的是高平。
在高平的山溝裡,有一個莫氏政權。而鄭氏和阮氏,當初就是靠推翻莫氏起家,莫氏苟延殘喘至今都沒被消滅。
歷史上,莫氏先支持南明,又投靠滿清,再依附吳三桂,終於自取滅亡。
太原只留五百兵守城,剩下的千余駐軍,全部被鄭梉召回升龍府。至於莫氏是否趁機入侵,鄭梉已經管不得那麼多了,他前番出征喪師數萬,手裡頭嚴重缺乏軍隊。
正因安南內戰,把腹地軍隊抽空,大同軍才在清化、義安勢如破竹。
在占領義安城之後,袁時中各派幾百兵,就將附近的安人(南安)、忠義(演州)給拿下。這些城池,都沒有安南的正規軍,地方官員可稱得上望風而降。
奪取城池之後,大同軍也不留人防守,直接雇佣當地農民,將府庫搬空之後朝北方進軍。
李定國那邊的戰鬥更加順利,大同海軍戰艦開到清化城外,一陣炮轟就解決問題。這裡的守城主官竟然姓鄭,是鄭梉的族侄,見到大同軍照樣飛快投降。
袁時中率兵乘坐海軍戰艦,迅速與李定國合兵一處,不廢吹灰之力占據南定城——這座城市,位於紅河岸邊,距離升龍府只有180裡。
直到此時,鄭梉總算完成聚兵。
之前剩下的幾千殘兵,再加上各路勤王軍隊,鄭梉竟然又拉起四萬多人的部隊。只不過,七成以上都是鄉勇,跟趙瀚在江西遇到的大明團練差不多。
鄭梉率兵駐扎興安城,距離李定國僅50裡。
想要從南定攻打升龍府,最快速便捷的路線,就是沿紅河而上,鄭梉的大軍卡在必經之路上。
“父親,必須速戰速決,否則我們軍糧不夠。”鄭柞提醒道。
鄭梉說道:“敵軍不攻過來,傍河守著南定城,哪裡能夠速戰速決。”
鄭柞說道:“可軍糧真的不夠啊。”
鄭梉吩咐道:“你帶人去鄉下征糧,糧食征得越多越好!”
之前府庫裡有米谷七萬多石,各路勤王軍隊又帶了一萬多石來。但足足4萬多士兵,平攤下來,每人只有200多斤糧食,在升龍府聚兵時就磨磨蹭蹭大半個月。
沒有油水,缺乏蛋白質,還不吃零食水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成年男子,每天敞開了能吃好幾斤米。
鄭梉一邊讓兒子下鄉征糧,一邊下令全軍減餐:正規軍每天只吃一斤糧,鄉勇每天只吃十兩糧。
當然,貴族、將領、士紳,不受此約束。
就拿黎神宗、黎真宗父子倆來說,雖然都是傀儡國王,待遇還是要有保證的。
鄭梉害怕保王黨作亂,把傀儡國王父子都帶來了,宮廷事務交給女兒鄭玉竹打理。
鄭梉的女兒鄭玉竹,是太上皇黎神宗的妻子,不那麼正經的太上皇後。
說不正經,是因為鄭玉竹嫁過人,而且生了四個子女。
當時,正牌王後病逝,鄭梉想要靠聯姻控制國王,但自己又沒有多余的女兒。於是,就把女婿問罪下獄,讓女兒帶著四個孩子改嫁給國王。
軍中,王帳。
黎神宗、黎真宗父子倆,默默吃飯飲酒,旁邊還站著監視他們的宮女。
一壺酒下肚,黎神宗借機發酒瘋,抄起飯碗就毆打宮女。
宮女被打得狼狽而逃,黎神宗連忙說:“尋機降漢,借勢復國!“
“可父皇,此事恐怕不易。”黎真宗的膽子更小。
黎神宗就是因為不聽話,在鄭梉兵敗時暗中搞事兒,才被廢掉讓兒子繼位的。這貨一直想著親政,絕不放過任何機會。
黎真宗卻被搞怕了,完全沒有年輕人的血性。
黎神宗低聲怒吼:“不易也要去做,難道你想一輩子做傀儡?”
如果是別的事情,黎神宗還能忍,鄭梉讓他娶帶著四個孩子的改嫁婦人,這種侮辱簡直是當著全國官民的面在打臉。
父子倆又說了幾句,被打得逃跑的宮女,帶著幾個軍官回來。
黎神宗聽到腳步聲,立即跟兒子勾肩搭背,舉著酒壺裝醉:“來喝今朝有酒今朝醉”
夜晚,黎真宗獨自躺在王帳裡,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覺。
他的兒子全部夭折了,雖然太醫說是病死的,他卻懷疑是被鄭梉毒死的——其實是他多想了,他若死後無子,鄭梉還得把他爹弄回來復位。
幾個兒子接連夭折,已經把黎真宗嚇破膽,如今看誰都覺得是想害他。
黎真宗盼著漢兵趕緊殺過來,將鄭家給滿門抄斬。至於今後誰做國王,黎真宗對此無所謂,最好漢兵吞並安南,然後封他做安樂公,余生可以平平安安過日子。
興安,鄉下。
鄭柞分出數千兵馬,四處前去征糧。
所謂征糧,就是縣社(類似鎮村)官員,帶著小吏逼迫百姓交糧食。哪個村鎮的糧食沒交足,立即出動軍隊,燒殺搶掠也要弄來。
與此同時,那些軍隊直奔大地主家中,因為地方官無法在大地主家征討。
“官爺,我家真沒糧食了啊,這是家裡的救命糧!”一個農民抱著士兵的大腿,他的妻兒子女則在屋裡痛哭。
士兵一腳將農民踹開:“沒糧就去地主家裡借!”
農民摔倒之後,又爬過去磕頭:“哪裡借得來,去年的租子都還沒交足。”
士兵笑道:“你還有個女兒,賣了就有糧食。”
這隊士兵搶完一家,立即又去下一家。
至於地主,同樣逃不掉,乖乖交糧還好,不聽話的就破門而入,說不定妻女都要被士兵欺辱。
如此行為,再正常不過。
當年的安南莫朝,就是因為連年戰爭,不斷向地主和農民征糧,最後鬧得全國起義不斷。鄭氏和阮氏,趁機在士紳的支持下,帶著農民起義軍推翻莫氏統治。
興安以西二十裡,南定以北二十五裡。
甘家。
甘氏屬於本地望族,雖然距離首都很近,但一直不怎麼出大官。因為安南的朝廷,被清化、義安貴族把持著,他們聯手排擠其他地方的士紳。
“父親,今日被強征800石谷子,家中所剩糧食已經不多,”甘守道氣憤道,“若是繼續打仗,官兵肯定還要再來,到時候甘家上下都得餓死了!”
甘瑜嘆息:“又有什麼法子?”
甘守道繼續說道:“那些清化貴族,越來越目中無人。就說這興安城,好些清化、義安人來做官,一到地方就盤剝百姓。就連地主,都被他們逼得破家賣地。這興安府,早晚要被外地人侵吞干淨!”
“你到底想說什麼?”甘瑜問道。
甘守道說:“不如投了漢軍,把失去的都拿回來!鄭氏剛大敗一場,數萬軍隊盡喪,而今清化、義安又失,連養兵的糧食都不夠。他們哪打得過漢兵?”
甘瑜擔憂道:“萬一漢兵輸了呢?鄭氏秋後算賬,那可是要破家的!”
甘守道說:“一直這麼下去,咱們遲早要破家!”
其中5000人拱衛國王,6000人拱衛鄭主,30000人分布於各地,10000多人駐守義安和各大布政州,剩下4000多人駐守清化。
由此可見,義安和清化有多重要,平時的駐軍比邊疆守軍還多。
正常情況下,非得強攻不可,大同軍是鑽了空子,兩地兵馬都被鄭梉帶出去打仗,而且一敗塗地給打得幾乎沒有了。
而鄭氏的地盤,總共才三百萬人口,要養五萬多常備軍,賦稅有多重可想而知。
更扯淡的是,還要供養王室和鄭主。
安南王室的歲入,是一千社(一千個村),占全國的八分之一。鄭主的湯沐邑,同樣接近一千社,又占全國的八分之一。還有宗室供養,大概占全國二十分之一。
全國三分之一的田賦,就用來供養這些人,剩下的才能進國庫養兵養官。
安南百姓,一年兩熟,一年三熟,也經不起這樣盤剝啊,便是地主家都沒什麼余糧了。
順便一提,鄭主的一千社湯沐邑,全都位於清化。
鄭梉的老家大宅,已經被李定國給抄了!
甘守道帶著家奴,日夜不停趕到南定城河對岸。河邊有袁時中的軍營,李定國則帶兵駐扎在城裡。
甘守道被當成細作抓住,一番哭訴之後,又被帶去見李定國。
“將軍救命啊!”甘守道噗通跪地。
李定國問道:“你是何人?來此何事?”
甘守道回答:“草民是興安府百姓,那鄭氏殘暴無道,強掠百姓口糧以充軍資。稍有反抗,便破家滅門,請將軍速速出兵,挽救萬千百姓於水火之中!”
李定國當然派了探子出去,也知道鄭梉在派兵掠民。
不過嘛,只看甘守道的穿著,就知道是一個地主。能把地主逼得投敵,可見鄭氏已失去民心,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李定國讓甘守道留下當向導,隨即下令:“明日進兵,沿途分糧於百姓!”
大同軍不缺糧,鄭梉的清化老家,每年征收全國八分之一的田賦。除了運去升龍府的,除了做糧食生意的,剩下的糧食全堆在倉庫裡。
更搞笑的是,駐守清化的四千安南官兵,平時有一大半都在城外給鄭梉守糧倉。
那裡的糧食,全便宜了李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