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第38章 制度後的秘密(2)

  

  在歷史的進程中,命運之神會從芸芸眾生中挑選一些人,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你被挑中,實在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但你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這是一場殘酷的比賽,當機會到來時,你若要真的有所建樹,就必須比其他人更優秀、更強大,因為最終的勝利者只有一個。

  四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命運之神來到了朱重八的床邊,將一柄劍和一把鑰匙交給了他,它告訴朱重八:用劍去推翻殘暴的元朝,用鑰匙去打開那扇新的大門,你將建立自己的王朝,獲得你應得的榮耀!

  朱重八莊重地接收了這兩份禮物,他沒有辜負命運之神的期望。在那漫長而艱苦的歲月裡,他用自己天才的軍事和政治才能,戰勝了所有的競爭者,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他不再是那個窮困潦倒的朱重八,而是重權在握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認為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力量改變原先的規則,創造自己的體系。

  但他錯了,無論他如何強大,在歷史的眼中,他只不過是一顆小小的棋子。

  他可以影響少數人於永遠,也可以影響多數人於暫時,但他無法影響多數人於永遠。

  毫無疑問,朱元璋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他有著卓越的軍事和政治天賦,精力充沛。他執政三十一年,勤勤懇懇日夜不息地處理政務,一個天才加上勤奮,世上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成的呢?

  他相信自己能夠操控一切、改變一切,他已經憑借自己的才能獲得了命運之神的垂青,成為了這片廣闊大地的統治者。但他並不滿足,所以他按照自己的設想創造了一整套獨特的社會體系和架構。他相信,就如同以往一樣,他會勝利的,事情是會按照他的設想進行下去的。

  可是歷史規則這個對手與之前的對手都不相同,它無影無形卻又無處不在。它沒有去招惹朱元璋這位猛人,卻不斷地纏擾著朱元璋的子孫,而朱元璋的體系也在時間的磨礪下變得千瘡百孔,最終失去了控制力和約束力,歷史固執地按照自己的邏輯方式走了下去。

  事實證明,在這場鬥爭中,朱元璋失敗了。

  原因何在呢?答案看起來似乎深不可測,其實很簡單:

  因為朱元璋只是歷史的執行者,他並不是歷史的創造者。

  即使沒有朱元璋,也會有李元璋、王元璋來完成歷史的使命,推翻舊的王朝,建立新的帝國。歷史是一個好客的主人,但卻從不容許客人取代它的位置。歷史也從來就不是一個人或是幾個人可以支配創造的。所謂時勢造英雄,實乃至理名言。

  真正支配歷史的人,不是朱元璋,是稻田裡辛勤勞作的老農,是官道上來往的商賈,是朝堂上進言的官員,是孤燈下苦讀的學子。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注定默默無聞,都無法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們才是歷史真正的主人。

  從古至今,從無例外。

  在解構了朱元璋的體系後,讓我們回到洪武時代,還有一些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事件是必須述說的。

  可怕的錦衣衛

  特務政治是明朝的一個特點,其代表機構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這個名字對我們而言只是一個歷史概念,但明朝的人們提起這個名字卻是談虎色變。這是一個奇特的機構,它原本只是一支軍隊,是皇帝的親軍二十六衛之一。這些部隊由皇帝本人指揮,各有各的職責。

  按說親軍應該整日在皇帝身邊,是個不錯的職業,但你可不要以為當上親軍就能飛黃騰達,比如親軍二十六衛中的孝陵衛就是守墳的,整日只能和陵墓打交道;如果不幸被選入孝陵衛,恐怕一輩子也見不到活著的皇帝了。

  相比而言,錦衣衛就厲害得多了,它是皇帝的衛隊,出行時負責保衛,此外它還是儀仗隊,上朝時掌管禮儀。所有錦衣衛的成員服裝整齊,穿著飛魚服,佩帶繡春刀。正是由於錦衣衛承擔著如此重要的職責,且都是皇帝身邊的人,他們漸漸地成為了皇帝的耳目,負責打探情報和懲處大臣。

  這個機構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們不受任何部門的管轄,只聽皇帝的指揮,其機構也比較簡單,指揮使一人(正三品)為最高統帥,下設同知、僉事、鎮撫各二人,千戶十四人,這些是錦衣衛的高級領導。

  明初加入錦衣衛的人都要進行嚴格審查和面試,必須保證是良民,無犯罪前科,並經過精心挑選和各種訓練,順利通過這些考驗的人才能成為錦衣衛。

  錦衣衛的主要職責是偵查大臣們的行動,並隨時向皇帝報告;他們還掌管著“廷杖”,負責懲處違反皇帝意志的大臣。而在大臣眼中,這是一群極為可怕的人。洪武年間,如果大臣家有錦衣衛上門,他就會收拾好衣物,和家人告別,然後一去不返。

  此外錦衣衛還負責收集軍事情報、策反敵軍高級軍官的工作,如在後來的萬歷朝鮮之戰中,錦衣衛表現得相當活躍,收集了大量日軍情報,為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錦衣衛的另一個可怕之處在於,他們不受司法機關的管轄,可以自己抓捕犯人,並審判判刑。在逮捕犯人前,錦衣衛指揮使會發給所謂“駕帖”。大家可能在《新龍門客棧》中看到過這件東西,要說明的是,“駕帖”並不是身份證明,而是逮捕證。

  錦衣衛持有此物逮捕人犯不受任何人阻攔,如有反抗,可格殺勿論。由於錦衣衛擁有幾乎超越一切的權力,無論刑部還是大理寺見到錦衣衛都避而遠之。

  錦衣衛還有自己的監獄,稱為“詔獄”,此獄名氣之大,甚至超過了刑部的天牢,因為能被關進這個監獄的都絕非普通人,往往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惡。

  事實證明,這些人的工作效率確實很高,在胡惟庸和藍玉案中,錦衣衛晝伏夜出,四處打探,以不怕殺錯、只怕殺漏的精神找出了許多所謂的同黨,並一一處決。這兩宗案件也大大提升了錦衣衛的名聲。

  毫無疑問,這是一群可怕的人,他們重權在握,除皇帝外不受任何人管轄,是皇帝重要的統治工具。

  但這一機構的始創者朱元璋卻深刻地認識到了特務政治的危害,他知道如果放任下去,國家法律的約束性和權威性將蕩然無存,於是在洪武二十六年,他命令撤銷錦衣衛,並下令所有司法審判行為必須由司法機關執行(詔內外獄無得上錦衣衛,大小鹹經法司)。

  為了顯示廢除錦衣衛的決心,朱元璋還當眾焚毀了錦衣衛的刑具,以示永不重開之意。

  

  錦衣衛這個獨特的機構將在後來的明朝歷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以後還會經常和它打交道的,現在就先放下吧。

  一個盟友的加入

  就在朱元璋逐步解決國內問題時,明帝國的東北邊界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件事將對明朝後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事情的發生地是高麗王國。

  高麗王國是王建於公元10世紀建立的,這個王朝取代了之前的新羅王國,一直延續下來,但這個高麗王朝與明朝的關系並不好,這是有著歷史原因的。

  在元朝建立之後,元統治者發兵攻打高麗,高麗最終不敵,被迫屈服蒙元。而元朝統治者按其一貫的方針政策,將本是隸屬過的高麗歸並為元朝的征東行省。元朝還隨意廢除高麗國王,其目的在於通過王室的通婚,將高麗牢牢控制在手中。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從元世祖到元末,元朝皇帝先後將七位公主下嫁高麗國王。

  這樣看來,和親這一招永遠都是有用的,萬一有一天雙方打起來,只要把七姑八姨地拉出來,讀一下家譜,考證出閣下是我姐姐的兒子的堂弟的鄰居等等,就能把對方說得目瞪口呆,收兵回家。

  元朝的目的達到了,經過長期的相親介紹和血緣分配,三代高麗國王都帶有元朝皇室血統。當然了,如果要算出到底是哪一輩的、互相之間怎麼稱呼還是要翻家譜的。

  正因為高麗王室與元朝皇室的血統聯系,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統治者被趕出中原後,高麗仍然依附於元朝。

  朱元璋很明白一個穩定邊界的重要性,他在明朝建立後,就派遣使臣出使高麗通報國號年號,意圖與高麗建立宗藩關系。

  在利害關系面前,親戚關系是不一定管用的,事情的發展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看到元朝敗退,高麗王朝國王王顓便斷絕了與元朝的關系,受明朝冊封,趁機擺脫了元朝的奴役。然而事情總是一波三折,高麗王朝裡還有很多人是元朝統治者的親戚,他們自然不甘心被明朝控制。於是親元與親明的勢力展開了長達十余年的鬥爭。

  後王顓十歲的養子江寧君辛隅繼位。這位國王是傾向北元的,但他為了不得罪明朝,也派遣使者去為他的父親請封謚號(高麗國王的謚號按例由明朝確認)。本來事情還是順利的,明朝派遣使節林密、蔡斌前往高麗,然而此二人在從高麗歸國途中被人劫道,不但隨身物品被搶,人也被殺掉了。

  按說這件事不一定是高麗干的,因為在自己地盤上干這些活就等於在凶案現場寫下殺人者系某某,太過招搖,此事恐怕是北元派人干的。

  但朱元璋豈是好得罪的?陰謀居然搞到了他的頭上,怎肯罷休!他暴跳如雷,收回了給王顓的謚號,表示絕不承認辛隅的國王地位。高麗也是一肚子苦水沒辦法倒,只好轉而向北元請封,獲得了高麗國王、征東行省左丞相的封號。

  至此,明朝與高麗王國決裂,雙方亮出了兵刃。眼見一場大戰又要開打,但刀劍雖然沒得商量,帶刀劍的人卻是可以商量的。

  高麗國王決定動手了。洪武二十年,馮勝和藍玉率領軍隊打敗納哈出,控制了遼東,並在遼東設了鐵嶺衛都指揮使司,控制了鐵嶺。這是個敏感地帶,因為鐵嶺在元朝時就是元朝和高麗之間的國界。高麗一直想占據這個緩衝地帶,而明朝的軍事行動無疑打亂了高麗王朝的如意算盤。

  高麗國王辛隅畢竟政治經驗不足,居然去找朱元璋要求獲得鐵嶺的領土。這一要求搞得朱元璋啼笑皆非,自己打了幾十年仗,就是為了幾塊地盤,這位少年天子居然異想天開,想找連工資都不願意多發的朱元璋要土地。

  結果可想而知,朱元璋嚴詞拒絕了使臣。這位高麗國王也真是血氣方剛,他命令調集各道軍隊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征伐遼東。

  那麼這支遠征軍有多少人呢?據《李朝太祖實錄》,這支部隊一共只有近四萬人。而他們的敵人——駐守遼東的明軍,剛剛打敗了納哈出的二十萬元軍,在北元已經被擊潰、退守沙漠的情況下,高麗的遠征軍有什麼辦法和這支久經沙場的明軍對抗呢?

  但辛隅似乎並沒有考慮太多,估計他是按照高麗軍隊以一當十的比例來計算戰鬥力的。

  這樣看來,辛隅對當時形勢的認識是比較糊塗的,但他派去打仗的將領卻並不糊塗。

  至少李成桂不糊塗。

  這支軍隊的統帥是曹敏修和李成桂,他們分任左、右軍都統使。李成桂一直反對和明朝決裂,他極力勸阻未能成功。作為一名將領,他清醒地認識到攻擊遼東是以卵擊石,但迫於上級壓力,他還是率領軍隊出征了。

  大軍到達鐵嶺後,李成桂並沒有發動進攻,他另有打算。

  這位統兵大將先做通了曹敏修的工作,然後一咬牙、一跺腳,造反了!

  他帶領軍隊打回了老家,廢黜了辛隅,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這就是著名的李氏王朝。

  為了爭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使臣向明朝稱臣,他向朱元璋遞交了國書,新人新氣像,李成桂廢除了高麗的稱呼,這個新的王朝需要一個新的名字。

  這個莊嚴的使命落在了朱元璋的身上,他經過慎重考慮,取“朝日鮮明之國”之意,為這個王朝確定了新的名字——朝鮮。

  從此這個名字成為王國的統一稱呼,並延續至今。朱元璋親自下令:朝鮮為永不征討之國,明和朝鮮正式以鴨綠江作為邊界。而朝鮮尊明為天朝,並采用明年號,此後朝鮮的歷代國王繼位後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的確認並賜予封號。

  朱元璋和李成桂確定了明王朝和朝鮮和睦友善的關系,也立下了雙方守望互助的諾言。後來的歷史證明,他們都遵守了自己的承諾。

  李成桂的建國舉動及明朝、朝鮮和睦關系的確立,對後來明朝的發展產生了影響,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促進了電視劇事業的發展。

  在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一百多年後的1506年,李朝中宗繼位,在他擔任國王的三十八年裡,有一位醫官靠著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番事業。四百多年後,這位醫官的事跡被拍成了電視劇,流行一時,名《大長今》。

  朝鮮成為了大明的屬國,北元也被打得奄奄一息,躲到沙漠裡整日吃沙子。強大的明朝終於平定了帝國的邊界,自盛唐之後,經過數百年的漫長歲月,中原政權終於不再畏懼游牧民族的進攻,一個龐大的帝國又一次屹立起來,它用自己的實力保證這個國家的臣民可以安居樂業,經濟文化可以不受干擾地持續發展。

  在今天看來,我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