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重生軍營成長記

第四百三十二章 議事

重生軍營成長記 霍格華茲 3352 2024-03-17 21:38

  

  “你是說……當年的那個無人飛機立項的事情嗎?”譚中語氣中帶著疑問地說。

  “是的。”沈一一肯定地答復道。

  “哦。”譚中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說,“說起那件事兒,一一啊,你可是有些不大地道啊。你們呼悠了一大幫的人在一起,有些還是我平常也時常可以遇見的,結果那麼多人開會,還把我給漏掉了。這叫什麼事情啊?你讓我後來看到這些老朋友很被動啊!”

  說起了這件事,沈一一心裡其實也還是有一點不好意思的。不過她還是一副很坦然的樣子。即使對於沒能把譚校長和清華大學給拉進那件當時可謂是航空界專家“共襄”的盛舉裡,沈一一可還是沒有什麼太多的愧疚。這也不是她有意思不帶人玩兒,實在是當時她自己也沒有那件事情的主導權。

  “那個麼,譚老師你要是打聽清楚了就知道了。”沈一一說,“當時我在北京可是兩眼一摸黑,如果沒有那兩位老人家著手安排一切,我怎麼可能和你的那堆朋友見面。既然不是我的安排,那你為什麼沒有出席,那個原因也顯而易見了。因為那兩位老爺子和你不熟嘛。”

  

  “這麼說來,我應該怪那兩個老人,還是應該怪我自己?”

  “誰都沒有必要怪。”沈一一搖搖頭,“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本來全世界每年舉行的那麼多學術會議,難道你會一一地全部都去參加嗎?不會吧!所以也只不過是缺席了一次學術研討會而已,犯不著拿出來說嘴的。更何況。如果那是一次了不起的大會,那你沒有參加可能會有一點可惜。可是現在看起來,那次會議更大的程度上也只不過是一次同業聚會,或者說是茶話會。會上大家務虛為主,想務實也沒有能夠實得起來。所以缺席這樣的會議,根本沒有什麼可惜的。”

  譚中看她說得頭頭是道,心裡感覺這小姑娘真的就是出身在政治家族。所以理論上一套套的。都讓人沒有辦法反駁。難得的是她還對於學術界很了解,所以說出的一些學術界的情況也是確實存在的。他這個做老師的也不能睜眼說瞎話地否認。

  “你倒是說得輕松。那次會後可是有很多人寫了一個很大的題目要向國家申請立項的。我們清華大學就因為我沒有與會,所以連邊都沒有沾上!”譚中有些賭氣地說。

  沈一一卻衝著自己的老師一笑:“譚老師。你可不要怪我說實話。就算是老師您參加了,清華大學還是連邊都沾不上!”

  她這麼一說,譚中的臉上可掛不住了。他不高興地對自己的學生說:“你這話說得。你就這麼看不起我們學校?這麼看不起你這個校長的業務水平?”

  沈一一笑著搖了搖頭:“非也非也。譚老師,不是我看不起您的業務能力。也不是我看不上我們自己的學校。我們好歹也是中國數一數二的理工科院校嘛。老師您可也是當選為院士的。我可不敢瞧不上。我是說我們中國的科研體制的慣性。其實再牛的專家,再牛的學校。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雖然我們清華在很多的地方,應該說大部分地方吧,都是我們最牛,但是在一些專業的領域還是比不上其他學校的。比如說在船舶行業。我們肯定不如上交,在航空方面,西北工大還有北航一定在我們前面。老師的水平高。但是人家整個系統都基本上是那個學校培養出來的。都說鄉不親土親,土不親人還親呢。你說人家學校培養的各級專家和領導。天生就有共同語言。老師您要是進了這樣的場合,那可真成了誤闖狼群的小白兔了。”

  譚中被沈一一這一番比喻給弄得哭笑不得的。這都是哪裡跟哪裡啊!不過這也是說出了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不可避免的一種現像。什麼都是關系說了算。只要有關系,還就見面三分情。所以不要看清華表面上是中國第一理工類大學,但是在一些專門院校眼裡,他們自己的那個一畝三分地兒上,還真的就是不容清華染指的。

  沈一一還繼續說道:“不過這也不是一成一變的。勢力範圍還是會此消彼長的。比如上交的那個船舶領域的優勢會逐漸被抵消,而清華在很多方面的優勢也會被削弱。”

  譚中聽到了沈一一對清華的評價,心裡不爽了:“哦?你倒是說說看,清華的優勢是怎麼樣被削弱的?說得不好我可不饒了你,要跟你們系上說至少把你這個學期的思政課的成績往下調。都不愛校,想來也不愛國。”

  沈一一毫不在意。她自認為一向說真話說實話,也認為其實譚中有那樣的雅量足以接受真話。當然她更有信心以自己家裡家長的身份,學校裡不可能真的給她穿上什麼小鞋。

  “原因很簡單啊。譚校長,你應該知道我們清華,還有北大加上上海的交大復旦,這些年來都有一個外號,叫作留美預備班吧?這個外號從解放前就跟著我們清華,現在只不過是重拾過去的稱號而已。所以我清華人想出國,把出國當成是人生理想的已經是家學淵源了。要是自己的學生光想出國,不去占領國內相關體制內的陣地,那自然就會有別的學校的畢業生去占領。地球少了誰不會轉啊。所以自然的,隨著時間的一天天的過去,我們學校的人脈就會一點點地萎縮,然後校長您就會發現了,要爭取一點點的項目,我們的優勢會越來越少,想找個領導啊專家啊什麼的走個後門什麼的都不可能了。這一塊,*以後在船舶方面就會輸給哈船和鎮江船院,這會是我們最好的借鏡。”

  譚中無言了。難得沈一一說的話還真的到了他的心裡去了。學生不想到國內的體制內企業工作,這是他現在難以回避的問題。說起來北大和清華的學生仍然還是香餑餑,用人單位還真的是很歡迎的。奈何那幫學生的心比天高,又早已不是理想年代一句振興中華的口號可以打動的了,他們只想啃洋面包,不想在國內吃饅頭喝稀飯了。這個問題,他們這些做領導老師的也沒有辦法強迫人家留在國內。所以在高教司開會的時候,說起這個問題,大伙兒都是很頭疼的。而且學理工科的人,重邏輯推理。從沈一一剛才短短的分析來看,她說的那種結果還真的是有可能發生的。不過這種現在難以解決的問題,倒也是不必說得太細了。

  為了轉移開這個話題,譚中再一次把話題扯開了。

  “好了。你今天來不是為了和我談學校裡教育和就業之間的關系的吧?”譚中打趣地問沈一一。

  “當然不是。我不是一開始就說過了嗎。”沈一一說,“不過這話題一扯開就開起無軌電車來了。這也是譚老師您和我的關系太好,太親切了,所以我看到你就沒有把關的,把心裡想到的就都說出來了。”

  譚中看沈一一這番諂媚的話,笑罵道:“行了,不要再貧嘴了。雖然說我今天下午的行程都空了出來,但是我怕你這個小丫頭一會兒說的問題太過於重大,可能要用很多的時間去處理。所以你最好長話短說,快點說你這次來這裡的主要目的。如果問題很大,我可能還要打電話叫上系裡的幾個骨干過來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沈一一見譚中已經等不及了,也知道自己不好再賣關子了。她也就順著譚中的話說了下去。

  “再叫人來倒是沒有什麼必要。其實我今天來主要還是首先把這個事情和老師您通上一個氣,你好知道一下我設想的那個達成路徑。至於具體的事情怎麼來做,可能還是有待於您和在沈陽的兩位老專家的深入溝通,明確分工後再來落實會比較好。”

  “你說的那兩位老專家就是蕭屹瞻和安竹生吧?”譚中問道。

  沈一一點了點頭:“沒錯,就是說的安老爺子和蕭老爺子。他們可以算得上是把我領進了清華大門的幕後推手了。”

  譚中馬上不滿意了:“他們怎麼成了你進清華的幕後推手了呢?那幕後推手怎麼說也應該是我才對吧?!你可不要忘了你是我特別招進清華的!”

  沈一一笑笑:“我當然記得譚校長把我領進清華這回事兒。可是話說從前,如果沒有那兩位老爺子把我的那幾個公式給想辦法發表出去,譚校長您日理萬機的那麼忙碌,哪裡會有時間來知道我這麼一個小小的中學生是誰啊。您這要是根本不知道我,又何談會把我特別招進清華呢?”

  譚中見沈一一說的也有道理,也就不再糾結這件事情。他拿手指了指沈一一,笑笑不說話,等沈一一趕快地把下面的事情講清楚。(未完待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