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戰遼東

第三百四十九章 鄭彩的震撼

戰遼東 白河蟹 2558 2024-03-17 21:38

  

  太陽已經升得老高。

  天空晴朗得連一絲雲彩都看不到,風兒也似有若無;前些天的大雪已然消融,大地又恢復了滿目的土黃色。

  然而還是冷,通體雪白的玉獅子不停的打著響鼻,噴出一道道濃密的白氣;它那碗口大小的蹄子不時刨著腳下滿是草根的大地,似乎有些煩躁。

  馬上的楚凡感覺到了這點,伸手摸了摸玉獅子那頎長的脖子安撫它,目光卻停留在緩步而來的騎兵營身上。

  那也是校閱台上玉獅子煩躁的原因——三百名身著半身甲的騎士每50名一列,排列成一個整齊的方陣,從校閱台和三個列好隊的步兵營之間的空隙穿過。

  騎兵的氣勢當然不是剛才齊步走過的步兵營可比,此起彼伏的響鼻聲中,馬背上沉默的騎士和高高豎起的馬槊給人一種巨大的威壓感——尤其是騎兵營的第一排,全部裝備了衝壓鋼板半身甲和頭盔後,看上去更像一具具活動的鋼鐵怪獸!

  這第一批衝壓頭盔有著與大明常見的鐵兜鍪完全不同的形制——頭盔整體是個上小下大的圓筒,頂部有個尖尖的圓錐;面部簡單的開出了呈“丫”字型的三道縫,以便觀察和呼吸;和身上的半身甲一樣,頭盔也幾乎沒有任何裝飾,連常見的頭頂紅纓都沒裝。

  同身上簡潔實用的盔甲相比,騎兵們的武器就顯得豐富多了——主戰武器是一杆做工精良的馬槊;半身甲的腰帶上,掛著長30釐米的短火銃,及其配屬的子彈袋和通條;除了短火銃,腰間還掛了一把長1.5米的倭國太刀,那是統一從加藤家采購來的;手榴彈當然是必不可少的,每人兩顆,乃是專為騎兵定制的縮微版,重量更輕以便扔得更遠。

  制式武器之外,那些有著特殊能力的騎兵們還有專屬武器。比如力大者,武器掛鉤上便掛了重兵刃——狼牙棒、鐵锏、連枷乃至斧頭等等不一而足;而弓箭功夫過硬的。則配了騎弓——這大多是那些宋人後裔;還有那等特別靈活的,則是裝備了特制的三節鞭、鏈子槍之類的軟兵器。

  浩浩蕩蕩的騎兵隊伍過完,煙塵中那匹火紅的赤龍駒飛馳而至,到了校閱台前一勒馬韁。赤龍駒人立而起,馬上劉仲文不等赤龍駒落下,拉風地一躍而下,騰騰騰上了校閱台,單膝跪地朗聲道。“啟稟主公,復遼軍騎軍一營、步軍三營集結完畢,請指示!”

  楚凡也不下馬,從旁邊豆豆手上接過大旗道,“劉仲文聽令!……今有悍匪大疤臉者,禍亂鄉間、魚肉百姓!著爾提調精銳,克期往剿!”

  “得令!”

  劉仲文重重一抱拳,起身雙手接過大旗,迎風一展高呼道,“復遼軍!”

  台下四個營一千余人齊聲應和。【ㄨ】

  “威武!威武!威武!”

  山呼海嘯般的喊聲中。楚凡用眼角余光觀察站在身後的鄭彩——這一出授旗出征的戲碼,乃是宋獻策想出來的,一方面固然是為了提振士氣,另一方面也不乏震懾一下這位鄭家使者的意思。

  鄭彩是個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瘦削的長臉上永遠掛著一幅人畜無害的柔和笑容;而那張薄得如刀刻般的嘴唇,似乎未曾開言便能讓人聯想到三寸不爛之舌。

  此刻他微微躬身,帶著那永恆不變的笑容看著這激蕩人心的出征場面,似乎絲毫不為所動。

  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中的驚駭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曾經,他眼中只有他的遠房叔父鄭芝龍——年紀輕輕便統御數萬海盜。迫使朝廷不得不招安;力抗南洋霸主荷蘭人,將日本貿易之利逐步收入囊中;開疆辟土,將煙瘴滿地的大員島逐漸開辟成阡陌縱橫的沃土——這樣的人,別說爭霸東洋。就是九州之鼎也能問問輕重!

  如今,經過濟州島這十余日的盤桓,他不再認為自家叔父是東洋上理所當然的霸主了!

  相比自家叔父,楚凡首先是年輕——他可比鄭芝龍小了整整十歲!

  人比鄭芝龍年輕,事兒做得可不比鄭芝龍差:鄭芝龍固然統御數萬海盜,可鄭彩心中明鏡兒似的。自家叔父手下那些海盜們,絕大多數都是烏合之眾,有利則聚、無利則散!哪像楚凡這裡,雖則船不過數十艘,人不過幾千號,可真真做到了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尤其是楚凡那個戰船商船相分離的點子,簡直讓鄭彩驚為神來之筆——商船專一載貨,戰船專一作戰,兩者各司其職,效能何止倍增?

  剛來時,鄭彩聽到朝陽號處女航重挫蓋倫船,還以為這是誇大其詞故意說給他聽的;等到昨天他受邀登上朝陽號後,他對這傳聞再不敢有絲毫懷疑。

  速度快!火力猛!攻擊方式自由自在!

  鄭彩不由得為自家船隊的未來擔憂起來——連蓋倫船都被揍得鼻青臉腫,自家那些慢得跟烏龜爬似的硬帆船可該怎麼辦?

  水師已經不用比了,而今天復遼軍陸師的表現就更讓鄭彩絕望了,這嚴整劃一的陣型、這精良到令人發指的武器、這不動如山的氣勢,哪裡是自家那些放羊似的水手所能比擬的——要知道,即便鄭芝龍直領的水手們,想要讓他們排出一個像樣點的陣型都難如登天,更別說讓他們不動如山地站半個時辰了!

  更讓鄭彩絕望的是復遼軍那些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的武器!

  首先是火銃。鄭家的船上也裝備了不少火銃,而且多是來自泰西諸國;可一來火繩槍裝填麻煩,二來海上作戰防潮沒法解決,所以真到了跳幫作戰的關鍵時刻,水手們還是選擇更方便更簡捷的飛斧、投矛乃至袖箭等武器;而復遼軍的火銃,不但裝填簡單了許多,更是解決了防潮這個大問題,這要到了戰場上,幾通排槍齊射,甲板上還能剩幾個人?

  其次便是那弩炮了。能爆炸能燃燒的箭頭也還罷了,如何俯仰鄭彩也都能看懂,可他死活就是想不明白,這麼大個榔槺貨,復遼軍是怎麼讓它圓轉自如的——比起自家側舷上那些固定的床弩,這能轉的弩炮一門能頂十門!

  那手榴彈就更讓鄭彩抓狂了——想想看,兩艘船連飛抓還沒扔過來呢,這一掃一大片的玩意兒就扔到你甲板上了,這仗還能打嗎?

  “章華兄,軍事已畢,咱們談談商事如何?”

  就在鄭彩想的出神的當口,他沒注意到楚凡不知什麼時候已經下了馬,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問道。(未完待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