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現代言情 毒醫風華,盛寵太子妃

第兩百二十九章 還需心藥醫

  

  元熙帝在盛寧宮外派了人守著,凌遙要去見高太後,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她入宮求見高太後的消息,很快就被盛寧宮外的人傳到了元熙帝跟前,凌遙有隨時出入宮禁的令牌是不錯,但是讓不讓她見高太後,還是元熙帝說了算的。

  “寧王妃只說了她入宮是為了給太後請安的嗎?”元熙帝問冉英泰道。

  冉英泰也不敢隱瞞,當即便回道:“回皇上,來人回話是這樣說的,但是,還說了些別的話。”

  元熙帝把視線從手中的奏章上移開,望著冉英泰挑眉道:“她還說了什麼?”

  冉英泰頓了頓,才答道:“回皇上,寧王妃先說她是來給太後娘娘請安的。後來又說,如果單只是為了請安,皇上不放她進去的話,她還有幾句話要同皇上講,請奴才們一並稟告。寧王妃說,寧王殿下自那日從宮裡回去後就病了,已病了五日了,今日才好些,這會兒正在王府中安睡。只是心情不好,尚還沉浸在舊事悲傷中難以自拔。只怕是不能發現皇上那日話中的深意的,所以,也就沒辦法入宮來問皇上舊日之事的具體內情了。”

  “但是,她是個旁觀者,也已知道了皇上那日同寧王殿下的所有對話,所以聽出了皇上的意思,進宮來給太後娘娘請安是一層心思,還有另一層心思,便是想問問太後娘娘當年皇上與清影公主還有文淑皇後的那些舊事的。如果皇上心中還顧念大局的話,請皇上准她入盛寧宮給太後娘娘請安。”

  冉英泰一行說,心裡一行有些緊張,寧王妃這番話雖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但那話中的意思還是有些強硬了,這麼些年了,還沒人敢這麼對皇上說話呢。這些話,是守在盛寧宮外的宮人帶回來的,冉英泰並未親耳聽見,但此時轉述,想起寧王妃素日的模樣,心裡倒也是能想像的到寧王妃說這番話時的神采風姿的。

  不單是冉英泰能想得到,元熙帝此時也是想到了的。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那個小姑娘竟還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原本,他以為,那個小姑娘卻也不過是聰慧些罷了,卻沒有想到,她倒是機敏心細,竟還能看穿他的心思來。

  他當日跟齊灤說出舊年內情之事,確實是他一早就計劃好了的。當日他所說的內情,並不是全部的內情,但是只要說出來的,就是真實的。他那日想要齊灤知道的,就只是那樣一件事情,他曾經把文淑和他都當做是清影公主的替身在看待,不管日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一開始確實是這樣的。

  也所以,他才會那樣說,畢竟,那就是事實。他不能為了掩蓋他當初的行徑,而不讓齊灤知道當年的事實,原本,他就是打定了主意,既然要揭露內情,自是不會再藏著掖著的,不管對於齊灤來說,內情有多麼的殘酷和難以接受,他都要說出來。

  但是,事情總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的,當年的事情,又豈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的?元熙帝心裡很清楚,他只要開口說出內情,這個內情齊灤必定難以承受,他那個時候,又哪裡還會有什麼心思去聽後來的事?

  元熙帝心裡很明白這些,所以他沒有選擇在當時就把實情全部和盤托出,回答齊灤的問話時,都留有幾分余地,就是希望齊灤能在緩過來之後,回味這番對話時,看出他的用意來,然後再來詢問當年舊事時,他自然可以和盤托出當年的全部事情了。

  但是現在,事情顯然不是他所想的那樣的。齊灤因此打擊而病了,沉浸在舊事傷痛中不可自拔,卻是寧王妃看出了他的心思,跑來宮中詢問,可問詢的人卻不是他,反而是高太後。

  元熙帝在想,事情雖然和他所想的有所出入,但此刻時間不多了,他已等了齊灤五日了,既然齊灤未能按照他所想的來宮中詢問,那也就罷了,寧王妃既然來了,那他倒是可以看看,寧王妃是否當真看出了他的心思和用意的。

  想到這裡,元熙帝心裡很快就有了主意,他重新把視線放在手中的奏章上,而後淡淡的開口道:“讓寧王妃進盛寧宮去罷。”

  

  他怕元熙帝忘了此事,還特意出言提醒。他知道元熙帝自有自己的打算,但寧王妃入宮,必會同太後娘娘說起外頭的事情,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怕這事兒會壞了元熙帝的安排,原本,元熙帝是不讓把外間的事情告訴太後娘娘的。

  “無妨,太後遲早會知道這件事的,就讓寧王妃去說也未嘗不可,”

  元熙帝淡淡的開口道,“等一下寧王妃離開時,你們照舊不讓太後出宮就是了。就同太後說,外間的事,自有朕處理,請她安心在宮中休養,不必擔心這些事。”

  他違背了對太後的承諾,太後必會惱他的。但這都無妨。因為誰都不能阻礙他的計劃,也不能妨礙到他的想法。

  只要一切的事情尚在他的計劃之中就夠了。

  再者,他原本把太後軟禁起來的目的,還有一點就是不讓太後阻攔他冊封秦嫣兒為妃,現而今秦嫣兒已成宸妃,事實已然如此不可更改了,自然也沒有再瞞著太後的必要了。

  冉英泰聽元熙帝都如此說了,自然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領命就派人去盛寧宮傳話去了。

  凌遙聽了元熙帝派人過來的回話,也不過淡淡一笑,她早就知道元熙帝不會拒絕她的請求的,更何況,她猜中了元熙帝的心思,元熙帝是希望齊灤知道當年舊事的始末的,只是他出於某種心思,不能主動跟齊灤說,只好話中有話,期望齊灤察覺到後,再入宮來問他。

  可在凌遙眼中,齊灤那樣的性子,經過了這樣的事情,只怕再讓他來進宮與元熙帝心平氣和的說起舊日之事,恐怕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說,元熙帝的這個心思是不可能實現了的,再者,齊灤短時間內,恐怕也沒那個盤根究底的心思去搞清楚舊日之事,這樣一來,這件事就只能由她來做了。

  而她的決定,就是進宮找高太後問詢,因為比起元熙帝,她還是更相信高太後一些。而且,高太後對齊灤的心比起元熙帝對齊灤的心,到底是要純粹一些的。

  在見到高太後之後,凌遙倒是嚇了一跳的,沒想到不過幾日未見,高太後竟憔悴成這個樣子了,比起前幾日在萬壽節宮宴上看見的模樣,足足清瘦了一圈,而且,還比那個時候蒼老了一些。

  即便高太後的憔悴面容讓凌遙心中暗驚,但凌遙也沒有在面容上表露出來,只依舊含笑給高太後請安:“皇祖母吉祥。孫媳給皇祖母請安了。”

  高太後被軟禁了這麼幾日,只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簡直是度日如年一般,又不能輕易出去,無法得知外頭的情形,她心裡頭擔心這個又擔心那個,實在是焦躁得很,就是想問外頭的情形也沒人可以問去,如今凌遙來了,她也沒顧得上去想元熙帝怎麼會讓凌遙進來看她的,頭一件事就是想要問問齊灤如今的情形。

  她如今心裡最為關心的,還是齊灤的狀況。

  高太後讓凌遙起身,等她坐定後,才關切問道:“這幾日都沒見灤兒了,遙兒你今日進宮來看哀家,灤兒怎麼不來呢?”

  高太後還惦記著元熙帝答應她的事情,想問問元熙帝有沒有去安撫齊灤,於是不等凌遙開口,她又道,“那夜宮宴上,皇上和哀家都是一時失態,倒是讓承恩侯和灤兒傷心了,後來,等宴席散後,哀家去尋過皇上的,皇上也答應哀家了,會去跟承恩侯和灤兒解釋清楚的,怎麼樣?皇上這幾日,可有找過灤兒?”

  凌遙聽了這話才知道,原來宮宴的那天晚上,高太後還去找過元熙帝的。只不過,高太後後來被元熙帝給軟禁了,看樣子是外間的一切變化她都是不知情的,否則的話,她是不會這麼問自己的。

  凌遙笑了笑,才斂了三分笑意道:“皇祖母,眼下的情勢跟皇祖母所想的已經不一樣了。這幾日發生了許多的事情,我也是有求於祖母,這才進宮來的。所以,還請皇祖母先定定神,我才好把一切事情都跟皇祖母從頭說起。”

  高太後一聽說事情有變,就怕自己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忙問道:“外頭發生什麼事了,你同哀家說說!”

  又怕凌遙因為擔心她而不肯盡言,又補了一句道,“遙兒,有什麼事你只管同哀家講,不必太顧念哀家了。哀家這幾日就是因為太擔心灤兒了,所以才會這般模樣的,但哀家也沒那麼弱,不會有什麼事情的。你要說什麼,只管說便是了。”

  凌遙點點頭,也沒有讓高太後等的太久,便開口道:“皇祖母別急,聽我慢慢說就是了。”

  “事情是這樣的。那夜我和阿灤回王府後,一夜無事。後來到了早上晨起之後,就得了消息,說皇上已經從明王府中把秦嫣兒接進宮中,冊封為宸妃,並且賜居鳳鸞宮了。阿灤聽見這個消息,又驚又怒,而且還很是傷心,執意要入宮尋父皇討個說法。我攔不住他,他也不肯帶我一道入宮,我就勸他要冷靜些,然後就讓他入宮尋父皇去了。”

  高太後一聽凌遙這話,聽說元熙帝竟然沒遵守答應她的話,竟還是把秦嫣兒接進宮中,還真的冊封為妃,然後賜居鳳鸞宮了,這一下氣得差點昏厥過去,緩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心中卻極為惱恨元熙帝,當年不聽話違背她的意思,如今竟然還是這樣!

  可是,高太後此刻也顧不得對元熙帝生氣了,她心裡自然是關心著凌遙所說的那件事的,遂又忙問道:“後來怎麼樣了?”

  她最怕的就是秦嫣兒入宮會妨害到父子兩個之間的關系。如今聽見凌遙這話,齊灤果然是對元熙帝把秦嫣兒封妃的事情極為不滿的,不論齊灤知道還是不知道當年的事情,這樣做對於齊灤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啊。

  高太後此時此刻,心裡就在期盼著,元熙帝能不把實情說出來,不將齊灤的心傷了,隨便說些什麼話糊弄齊灤一下也好啊,就算是說秦嫣兒是文淑皇後的替身也好,總比對著齊灤揭露當年的殘酷真相要好得多啊!

  奈何凌遙接下來所說的話,卻並不如高太後所想的那般。

  就聽凌遙平和開口訴說那天發生的事情:“阿灤入宮質問父皇,父皇並沒有對他隱瞞,而是將秦嫣兒封妃以及賜居鳳鸞宮的內情都同阿灤說了一遍。阿灤聽後深受打擊,冒雨出宮後,回去就病了。這幾日阿灤一直病著,都是我在府裡照顧他的。今兒早上,阿灤的病情才得到了控制,高熱也退去了,我這才有空進宮來尋皇祖母說話的。”

  凌遙一點一點的把元熙帝和齊灤在鳳鸞宮的對話復述給高太後聽。她是從羅成那裡聽來的,羅成的記憶力好,而她的也不差,何況這幾日,她已將這番對話翻來覆去想了好多遍了,自然句句字字都記得很清楚。而且連元熙帝和齊灤的神態動作她也記得,所以說起來,就如同是她親見一樣。

  言罷,凌遙又續道,“阿灤因舊事深受打擊,並沒有注意到父皇話中深意。阿灤多次問話後,父皇的答話都證明這件事是別有隱情的。我記得父皇說是一開始拿文淑皇後當做清影公主的替身的,想來之後並不是這樣的。而且父皇也說了,這事皇祖母也是知情的。所以這會兒,我就想來問問皇祖母,當年那件舊事內情到底是怎樣的。如果皇祖母肯對我說一遍,那就極好了,我回去之後,總能把事情的真相告訴阿灤的,也好讓他少傷心些。”

  元熙帝話裡話外的意思,都在說當年舊事不是那麼簡單的。好像後來事情的發展也沒有那麼的殘酷,所以,凌遙想著,或者齊灤知道所有的內情後,心情或者能好些也未可知。

  凌遙的這些話,說得卻讓高太後傷了心,她就怕齊灤知道此事,奈何卻還是被齊灤知道了。而且,竟然還是元熙帝親口告訴齊灤的,高太後只要一想到這一點,就覺得傷心,為齊灤傷心,也為文淑皇後傷心。

  凌遙自然能看出高太後的失落情緒的,她抿了抿唇,開口道:“皇祖母,眼下不是傷心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了,阿灤也已經知道了當年的內情,咱們再想隱瞞什麼自然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了。為今之計,最好的法子就是把整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給他知道,好讓他心裡清楚那些事究竟是什麼樣的。阿灤是文淑皇後的兒子,他有權利知道這些。”

  “而且,如果不把事情的具體原委告訴他,我怕他會一直胡思亂想或者沉浸在傷心的情緒之中走不出來。為了讓阿灤盡快的走出傷心陰霾,盡快的振作起來,我覺得應該告訴他這些的。原本,我是該帶著他一起來的,只是久病後不能再受刺激,所以只好我獨自進宮了。所以,還請皇祖母體諒,可以把這些事情告訴給我。”

  高太後深深嘆了一口氣,問凌遙道:“灤兒的病,要緊嗎?”

  她一直都知道的,這件舊事一旦被孫兒知道,對孫兒的打擊一定是非常大的。但是她卻沒有想到的是,在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孫兒竟一下子病了。由此可見,孫兒心中是多麼的在乎皇上與文淑之間的愛情啊。

  她原本是最不願意把當年的事情說出來的,可若是不說,孫兒只知道個半截故事,那樣他就會像定要所說的那樣胡思亂想,對他更是不利。所以,為今之計,她確實是必得把當年的舊事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才好了。

  凌遙知道高太後擔心什麼,便答道:“皇祖母放心,阿灤本也沒有什麼大病,只是一時急怒攻心,再加上生氣傷心,心裡無處發泄,就把自己憋出病來了。經過我這幾日的調理,他已經好了許多了。身體上的毛病好治,就是這心理上的毛病,就得用心藥醫了。”

  高太後當然知道凌遙話中所指的心藥是什麼。

  她沉默了一會兒,輕嘆一聲後,才開口道:“白家世代為將,從太祖時期就一直跟著太祖皇帝打天下了。到了先帝時,白家的人都沒了,就只剩下雲陽侯一人了。那會兒,雲陽侯還不是雲陽侯,只是先帝身邊最受倚重的副將罷了。就像如今的狄復將軍那樣。白副將娶妻後,他的妻子洪氏素來體弱,給他生了一個女兒後就病逝了。那時候白副將隨先帝征戰在外,這孩子年紀小小的,還只有乳名沒有大名,所以,她的名字還是哀家給她取的,叫宛筠。”

  “筠兒長到十歲的時候,她父親就戰死了,先帝感念他父親忠良,就賜了個雲陽侯的爵位給他,給了他足夠的死後哀榮。再加上可憐白家只有她一個孤女了,不忍她流落在外,就把筠兒接進宮中,讓哀家撫養、因先帝不願意就此事被人詬病,說雲陽侯的女兒不配養在中宮膝下,所以,就是悄悄兒把她接進宮中的,而且,但凡出現在人前時,都是讓筠兒著男裝的,對外,只是說給太子請的伴讀。先帝那會兒給太子弄了十多個伴讀,都是一般年紀大小的孩子,再加上筠兒知道輕重,輕易並不在人前露面,所以也就沒幾個人知道她其實是養在哀家這裡的小姑娘。也沒幾個人知道她的身份。”

  故事雖長,但故事的起頭卻總是只有一個的,高太後心裡明白,這件事,就只能從白家開始說起,她輕輕嘆了一口氣,才繼續道,“筠兒性子活潑,精靈古怪的,像是將門裡長大的女孩子,哀家當年很喜歡她的性子,哀家沒有女兒,自她來了身邊,就把她當成親生女兒一般看待了,漸漸地,她自個兒也習慣了男裝的裝扮,有時候還會自己偷偷跑出宮去玩。她性子雖然活潑,但心性卻很是穩重,從來沒有出過事情,哀家也對她是很放心的。就連她因養在哀家這裡,漸漸地與年紀相仿的太子熟識起來,哀家都沒有放在心上,只想著小孩子家家的,能懂什麼呢。”

  “太子年少時又沒有什麼玩伴,哀家就想著,讓筠兒給太子做個玩伴,也是不錯的。可是卻沒有想到,就那麼幾年的功夫,兩個人十幾歲情竇初開的時候,竟都還喜歡上了彼此。太子那會兒才十三四歲,就牽著筠兒跟哀家說,他以後要娶白姑娘做皇後,問哀家能不能允准。”

  想起那件事,高太後忍不住苦笑道,“那會兒哀家私心裡,是挺喜歡筠兒的,若是不論家世,單論她的品性,做個皇後絕對是綽綽有余的。可是太子娶妻這件事情,哀家卻是不能做主的,總得要同先帝商量,先帝同意了才行。哀家就對太子說,讓他不要著急,哀家先去同先帝商量,看看先帝怎麼說。”

  “可先帝那樣的性子,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同意太子和筠兒的事情呢?”

  凌遙看高太後苦笑,沒有開口追問,只在心裡想著,難不成,先帝當時是不同意這樁婚事的麼?

  -本章完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