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沐浴完後,白青亭換上一身月牙襦衫長裙,罩上嫩黃半臂,月牙腰帶系上白瑤光親手做的寒梅香囊,不過裡面不再裝茱萸,而是裝上了一顆青草味道的香珠。
長發因還濕著也沒有再盤成鬢,只是隨意地任由散落肩頭。
吳嬸是一個微胖的中年婦人,笑起來滿臉輒子很是親切和藹,吳伯也是一個老實不多話的莊稼漢,皮膚黝黑,笑起來露出一口微黃的牙。
二老早年鄉下遭旱,便拖家帶口地舉家搬入京都來。
但京都雖是繁華之地,想要糊口飯吃也不容易,兒子兒媳皆被惡棍生生打死,余下一個年僅一歲的稚子,二老悲痛之下帶著孫兒孤苦伶仃,被那些個捧高踩低的主欺負得幾無活路。
不料稚子本就體弱多病,離了母親的奶水後不久便一病不起,不過一個月便夭折。
也是在那個時候,原主遇到這已到絕境的二老,後憐其苦楚不想二老郁郁寡終,便將這宅子交由二老打理,又在出南岩大街不遠處為其購得一個小住處,堪堪足以二老安生度日。
一來這宅子需有人打理,二來宅子有暗室密道,這樣二老白天來打理夜裡回去,也不防礙原主在夜裡從密道暗室裡出來去做任何想做之事,這樣的安排無疑是最好的安排了。
好在吳嬸吳伯也是想得開天生豁達樂觀的人,先頭的日子二老總是愁眉苦臉,動不動便是老淚橫流的模樣,到後來一見到原主便眉開眼笑忙前忙後歡喜的樣子,那模樣嚴然是將原主當成自家女兒來疼了。
有了感情寄托,日子也好過些。
原主是經過家破人亡生死大難之人,自知其中悲痛,知曉了二老把她當女兒來疼愛之後,也是笑著坦然接受。
吳嬸雖是農家婦,廚藝卻是頂好的。
白青亭吃著家常菜享受著美味,不覺恍若隔世。
這樣的情景,在現代自大姐姐去世之後,她便不再有過。
看著被她好不容易說服一同坐下用膳的二老,白青亭夾著鮮菜魚肉直往二老碗頭上蓋,“吳嬸吳伯,您們快吃,這麼多好吃的菜可不能浪費了。”
吳嬸吳伯連連點點應好,老目中淚花微泛。
原主尚不曾有機會讓二老上桌同吃飯過,此時白青亭這般熱情倒教二老手足無措。
也不過一會,她邊吃邊與二老聊起京都的一些新鮮事來,二老漸漸放開手腳,不再綁手束腳地拘著,話溜了起來,飯菜也跟著吃得多。
三人一桌,氣氛漸漸融恰。
用完午膳,白青亭將長發隨意扎了個少女鬢,取了氈帽戴上便出門溜噠。
先到棺材店牆角處看看,沒有小年子的記號,想想也才過去十多日,應是還未做好。
又逛了幾圈,聽說茶樓有人說書說得很是厲害,於是她跟著瞧熱鬧去了。
一進茶樓,方知原來是上回她進的茶樓。
這回她沒有進獨間,就在樓下大堂裡聽著台子上畜著小羊須的老頭說書。
白青亭認真地聽了會,好像是在說一個才人佳人的故事,說書老頭說了開頭,她大概便能猜中結尾。
她沒多大興趣,坐著喝了會茶吃了會茶點正想撤的時候,她桌隔壁來了兩個少年,一坐下便興高采烈地說起最後一樁大事來。
“那李家制衣也是風光了幾十年了,想不到也有今日這下場!”一個十五歲左右的少年道,“連坐三族啊!這李老爺的兒子李林還是執天府丞大人,這一觸聖怒,這四品的官抵個屁用!還不是說抄便抄說斬便斬的事!”
李老爺,說的是原掌皇宮制衣一項的皇商李森。
李林,是李森的獨子。
李氏三族抄家斬首,自然包括他在內。
另一少年道,“自古榮辱共存,他李家要不是因著重陽龍袍無瞳這一大事,那還不知得風光多久。這一大事出來倒了也好,省得他李家仗著皇恩處處壓人,那府丞大人就不知道禍害了多少好姑娘!”
“那還真是老天有眼!”
“可不就是……”
白青亭離開茶樓的時候,兩位少年仍在憤憤激談。
她沒心思關心老天有沒有眼,也沒工夫關心他李家該不該死。
她只知道,她想把李森李林兩父子制成鮮屍。
可這二人現今都被關在大理寺牢中,她要怎麼辦才能在三天之內活生生地將他們弄出來解剖?
君子恆是大理寺卿,他是大理寺的頭頭,要是他能點頭同意那自然萬事大吉。
可這二人是他監斬的對像,她總不能跑在他跟前說她要將二人制成鮮屍,請他這個頭頭高抬貴手讓一讓,把這二人讓給她吧?
再者說,不管在現代還是在這個貞隆年間,她想,將活人生生解剖的這種完美藝術也不是人人都能欣賞得了的。
她得想個法子,萬全的法子。
皇帝此次大震怒,直接越過刑部大牢將李氏三族丟入大理寺監牢,擺明已不必再由大理寺復審核實,大理寺卿不過是行個監斬之責。
無論是刑部大牢還是大理寺監牢,她都覺得那就是天羅地網,憑她的三腳貓身手自保尚可,去劫獄簡直跟尋死沒兩樣。
那麼,她不能硬闖只得巧奪。
可再怎麼巧奪,她也越不過大理寺卿君子恆去。
看來,她得跟她這個同伙兼鄰居打好進一步的關系才行。
後日午時便是監斬行刑之期,算上今日,她也只有兩日余的時間。
這時間,太過緊迫。
正在思忖對策的白青亭並未太過注意西岩大街來往的人群,突然一名急匆匆小跑的女子朝她迎面撞過來,力道過大,將她頭上的氈帽也撞飛了。
那女子看著穿著打扮不輸給任何一個小家碧玉,氣質卻不像一位養尊處優的小姐,白青亭心想,她應是哪家權貴的奴婢。
那女子驚慌失措地將氈帽拾起,臉色蒼白地向白青亭躬身陪罪:“姑娘!是我莽撞了,望姑娘切莫與我一般見識!”
白青亭接過氈帽,重新戴好道:“無事。”
那女子再次謝過,便又小跑著沒入人群,不一會便轉入一條巷子。
白青亭收回目光,回頭便見一輛馬車停在她身側,君子恆手卷著錦簾向她頷首示意:“白代詔。”
想是她氈帽一掀,這才讓正好路過的他認出她來吧。
白青亭戴著氈帽躬身行禮:“君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