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重生之我是慈禧

四十、夜雨萌芽(一)

重生之我是慈禧 因顧惜朝 1627 2024-03-17 21:38

  

  夏日是圓明園最純美的季節,滿庭的合歡花漂浮在半空之中,空氣之中彌漫著荷花的香氣,暑熱已經被前湖後湖福海的活水帶走了,九州清晏前頭的湖水裡頭極多的蓮花蘆葦,帶著許多的小蟲子,從碧紗裡頭鑽進了皇帝的寢殿,皇帝倒是沒事,伺候皇帝睡覺的小太監被咬得滿臉花,同治皇帝見到了,叫人下去休息之余,不免哈哈大笑,說這些起子想必是晚上打盹了,若是值夜醒著也不會被蟲子咬得如此了。

  這圓明園裡面依舊是四面風柳,一帶紅煙,錦繡堆砌,人也不過是這些人,大家都是安分守已得在園子裡頭過日子,飲宴、聽戲、游玩。只有麗貴妃倒是偶爾唏噓不已,當年那些把鹹豐皇帝迷得暈頭轉向的圓明園四春娘娘,如今倒不知道去那裡了。

  這一日,太後見了幾個入園子請安的誥命,特意又留了榮祿的母親說了些閑話,榮祿母親分外惶恐,特別是在榮祿被免掉了四川提督之位之後,太後不免又溫言寬慰了幾句,議定了一件事兒,就送走了榮祿母親,德齡來報,“高心夔在外頭候著了。”

  太後點點頭,去了偏殿,紗屏之外,高心夔已經候著了,行了禮,太後也不廢話,直截了當得把話題撂出來,“高心夔,本宮以為要改革科舉,廢除八股,你以為如何?”

  高心夔悚然而驚,沒曾想在京中呆了這麼幾十天,太後未曾召見自己,驟然再見,居然提出了這樣驚天動地的話題,高心夔的心思迅速得飛轉,苦苦思索了半盞茶的時分,太後也不催促,優哉游哉得等著,過了一會,高心夔下定決心,“微臣以為,科舉雖然有弊,不能輕易廢之。”

  “哦,何以見得?”太後問道。

  

  從隋朝至明清的科舉制度,它所堅持的是“自由報名,統一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公開張榜”的原則,打破了血緣世襲關系和世族對政治的壟斷,對選官制度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給中小地主階級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入仕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北宋的呂蒙正自幼遭不幸,被其父將母子二人趕出家門,長期居住在一個山洞裡,過著飢寒生活,但他發奮讀書,高中狀元,極善理政治國,成為宋初名相。又如範仲淹自幼家貧,進士及第後官至宰相,大有作為,享有“朝廷無憂有範君,京師無事有希文”(範仲淹字希文)的盛譽。清代乾隆年間的陝西狀元王傑和清末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也都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父母都是種田人。王傑在朝為官四十余年,身為嘉慶帝師,官居高位,但剛正廉潔,一塵不染,伸張正義,最恨邪惡,被後世公認為乾、嘉時代的名臣。王傑晚年告老還鄉,嘉慶皇帝稱贊他“直道一身立廟廊,兩袖清風返寒城”。“若無科舉制度,怕是這些人也登不了朝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