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現代言情 農門婆婆的誥命之路

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小徒弟

  

  昌智挑眉,“你這話就錯了,應該說我們家會教育孩子。”

   自家孩子的確有天賦,都說玉不雕不成器,孩子有天賦不好好培養也無用。

   齊大人更酸了,誰不想拜師周家,可結果呢,除了周侯剛發跡時收了個學生,其他的都沒戲,據說周侯的學生在外任政績不錯,這也是為何酸侯府的原因之一,侯府資源豐厚就可著自家人教,他們只能嫉妒多說酸話了。

   昌智問,“你押題了?”

   齊大人摸著胡子,“嗯,你可要聽聽?”

   昌智退後一步,“算了,你當我沒問。”

   他可不想聽後多想,還是不聽的好。

   齊大人,“!!”

   昌智飛快的離開深怕被拉住,齊大人想打人了,有這麼涮他的嗎?

   下午,竹蘭休息好念叨大哥大嫂,“我說讓他們再多待些時日,他們不願意待下去也不知道他們到沒到家。”

   周書仁為大舅子說話,“大舅子擔心家裡,武春不進京這裡到底不是家。”

   竹蘭傷感了,“最後一面了。”

   周書仁道:“要不邀請二哥來京城?”

   “二哥沒大哥身體好。”

   這也是昌智沒邀請的原因。

   周書仁不喜歡媳婦傷感,小聲的道:“我偷偷讓人押咱兒子中狀元。”

   竹蘭詭異的沉默了,見書仁疑惑清了清嗓子,“我聽賠率挺高的我也讓人押了一筆。”

   周書仁樂了,他們夫妻還真心有靈犀,“你押了多少?”

   竹蘭眯著眼睛反問,“你先說你押了多少。”

   心裡卻算著書仁手裡的銀錢,不知道偷沒偷藏銀子。

   周書仁多了解媳婦,“我從老大手裡拿了三百兩,昌義手裡二百兩,昌智手裡二百兩,我自己湊了三百兩押整一千兩。”

   咳咳,這是年前他暗示兒子們孝敬他的銀子,他向兒子要銀子一點都不虛。

   竹蘭無語,“好啊,他們挺能幫你瞞著。”

   周書仁能說他威脅了兒子們?當然不能了,“欠教訓!”

   竹蘭道:“我也押了一千兩。”

   周書仁笑的更開心了,“現在賠率一比十二。”

   竹蘭也笑了,“我想好了,這筆銀子得了,我分昌忠大頭剩下的銀子分給明輝幾個。”

   周書仁一聽就有數了,“你想幫明輝?”

   竹蘭嘆氣,“我要做到公平,我聽李氏說明輝將他二叔給的寶石賣了,可惜我不能單獨貼補明輝。”

   周書仁皺眉,“真賣了?昌義偏疼明輝私下偷偷給明輝不少好東西,昌義可知道?”

   竹蘭點頭,“知道,這小子賣寶石和昌義說了,沒有昌義允許他也不會賣。”

   周書仁扯了扯嘴角,“我說過年昌義怎麼這麼大方。”

   竹蘭失笑,“所以說明輝長的像我沾便宜,他挨打最少得到的好東西第二多。”

   幾個孫子,明雲是長孫,昌義不會越過明雲,除了明瑞和明楓兩個親兒子,其他的侄子就明輝得到的好東西多。

   周書仁問,“明輝給李氏多少銀子?”

   “先給了九百兩,賣了寶石又給了一千一百兩。”

   這還是雪晗知道特意給的高價!

   周書仁摸著胡子,“多了兩千兩加上准備的聘禮不少了。”

   竹蘭又問,“吳鳴什麼時候回京城?”

   周書仁摸著胡子,“還要再等一等。”

   等吳鳴將皇上送去的人都培養起來,皇上怕吳鳴走了亂起來。

   兩口子說了吳鳴的弟弟妹妹,各自有各自的家,吳嚀嫁人隨夫沒有大事不會回來,除了來信說情況,已經許久沒見到人了。

   次日,周書仁早朝後留下,皇上懷裡抱著孫子,語氣酸溜溜的,“最近你惦記你小兒子,朕也沒抱孩子給你看看,這孩子喊師父。”

  

   周書仁笑著抱過小徒弟,怎麼說呢,見的多了的確感覺不一樣,尤其是開口先喊的他,他心笑皇上該,讓皇上整日說這是你師父,皇孫一看就是聰慧的,可不就記住了。

   皇上哼了一聲,還好孫子第二個開口喊的是爺爺。

   太子才憋屈,兒子被爹時常帶著,爹不教兒子喊他爹也就算了,結果他排在了第三位!

   皇上見孫子又揪周書仁的胡子,心裡舒服了玩笑的道,“朕可隨著你押了昌忠,要是賠了你可要補給朕銀子。”

   周書仁一言難盡,“皇上壓了多少?”

   “不多,一萬兩。”

   太子插了話,“孤也押了一萬兩。”

   周書仁,“......”

   雖然他清楚皇上不會為了一萬兩偏向昌忠,但你們父子是不是太信任昌忠了。

   皇上押注純粹為了高興,太子則是為了賺銀子。

   皇上道:“你們給昌忠出的題賣給朕如何?”

   周書仁想到兒子滿桌子的試題,咳咳,兒子今年真沒少刷題,“皇上看上了?”

   皇上示意太子拿兩套題過來,“這是征求昌忠意願老四帶進宮的,你們出的題還真全面。”

   周書仁幽幽的道:“誰讓臣想家裡出個狀元呢!”

   他清楚這些題的價值,吳鳴是真學神,昌智是全能學霸,他也不差,加上容川,這些題泄露出去一定引起風波。

   皇上更重視卷子不僅考八股還涉及不少其他雜學,這些卷子已經影射科舉改革,“昌忠做的卷子都賣給朕。”

   周書仁稀罕銀子,可不能要銀子,“臣是愛銀子卻知道什麼銀子該收,這些卷子皇上需要臣雙手奉上。”

   他希望朝廷得到真才實干的全面人才!

   皇上笑著,“朕就知道你會這麼說,其實朕一文錢都沒准備。”

   周書仁抱著皇孫道:“小徒弟。”

   皇長孫喊了一聲特別清脆的,“師父。”

   皇上,“......”

   太子,“......”

   周書仁心裡舒服了,微笑的和皇長孫說話!

   時間飛逝,春闈終於結束了,昌忠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聽著喊聲安靜的等待著,余光看向楊琇,楊琇到底年紀小又沒有可靠的長輩,他早就發現楊琇硬撐著考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