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蒙疆多兵種聯合師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裝備,不是生產力不行,而是蒙疆面臨一個抉擇,是以原有裝甲師的裝備,還是等著新武器出來一批批裝備?
頭一個麻煩就是四一式,作為蒙疆第一支全自動步槍,四一式存在缺陷,這支步槍是從三一式半自動步槍小改進而來,其穩定性、射擊精度、射程都不是非常理想,包括槍的長度都有些別扭,如果沒有全新步槍出現,也就罷了,偏偏宋式犇等人在長期經驗上的爆發,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槍出現了!
子彈仍為五點八毫米,彈匣容量三十發,槍管長五百一十毫米,全槍長九百八十毫米,槍口初速九百,全槍重四點一公斤,有效射程達五百米,真正是衝鋒槍的火力,步槍的威力,只是要裝備這種全新武器,生產線改造和產量是一個大問題。
其二就是炮兵,以往蒙疆都是仿制國外火炮,自己只是小改進,唯一的亮點就是搬上車,形成自行火炮,戰爭期間受戰損補充和彈藥限制,沒有多大變化,不過火炮一直是短板,研究也有些不著力之處,拿到法國的一些技術資料後,火炮也井噴,首先就是自行火炮不是簡單的把火炮弄上車這麼簡單,一零五、一五五兩種炮塔式全履帶自行火炮研制成功,加上新型輪式火箭炮,這又面臨著淘汰更換問題。
當然,最大的麻煩還是來自於坦克裝甲車,鐵錘三快速輕型坦克和狐式履帶裝甲車、狐式輪式裝甲車改動不多,不過有些難以抉擇的是裝甲車履帶式和輪式之爭,兩者優缺點都非常明顯,幾番爭執後,二者特點各自發揮,在未來的裝甲師中,裝甲團采用履帶式,而配屬快速突擊團的將是輪式,除此之外,輪式裝甲車將成為武裝警察的主戰裝備。
裝甲車問題解決,而主戰坦克就有些麻煩了,原有兩型坦克並不是非常成熟的產品,考慮到坦克炮未來應對的可不是小鬼子的薄皮坦克,而是美蘇的坦克,這坦克炮升級是必然的,當然,美蘇的坦克炮也不是小鬼子能比的,由此也帶來整體結構的變化。
法國的技術,解決了一百二十毫米加農炮的問題,剩下的是動力和防護之爭,王卓然主張提高裝甲防護,犧牲速度,而宋式犇主張提高速度,犧牲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最終,防護力敗下陣來,德國巨無霸的虎式坦克由於太重,其戰場表現並沒有那麼閃亮,成了例證,而未來空中打擊坦克是重點,那麼速度就顯得很重要了,何況趙子赟說服王卓然的還有一個,反應裝甲,這個提法讓王卓然懵了很久,直到一些實驗證明其可行,他才又一次感覺趙子赟不是人。
只是爭論犧牲了時間,新的四十八噸鐵錘五剛剛投產,改進的三十七噸,裝備八十八毫米坦克炮的鐵錘六中型坦克也才在鐵錘五確定後而定型,產量也受到影響,短期之內,根本無法解決裝備需求,好在已經是秋季,加上冬季和春季,蒙疆應該有九個月的時間,楊傑希望能夠在下一年夏季到來,完成全部坦克的裝備。
定下裝備,生產就簡單了,趙子玉回國,作為科學院院長兼蒙疆經濟顧問,帶回來的還有新型工業化的管理理念,在她的主導下,蒙疆兵工做了整合和劃分,四個兵工廠加東北的奉天兵工廠,組成了真正的蒙疆兵器集團,宋式犇出任了集團總經理,主要生產槍支、火炮、坦克、裝甲車這些武器,研發重點是槍支、火炮。
吳伯琴的機器集團軍民兩用,其軍用部分,是坦克、裝甲車的研制,生產則放在蒙疆兵器集團,涉及以後出口,則有機器集團出面完成,也就是說,機器集團是未來軍工產品出口的一個窗口。
王孝豐則出任了整合興和、呼和浩特和奉天飛機制造廠的蒙疆飛機制造集團總經理,興和第一飛機制造廠承擔轟炸機和研發和生產,呼和浩特第二飛機制造廠承擔戰鬥機的研發和生產,而奉天飛機制造廠則承擔外銷飛機生產,眼下主要進行民用飛機和運輸艦的生產。
侯德榜的化工集團也跨界生產,子彈、炮彈、炸彈、火箭彈等彈藥是其大頭,除此之外,還有導彈燃料生產,研發工作涉及彈藥。
葉弼亮在交出晶體管一些秘密研究工作後,再次回歸武器研發和生產,他負責導彈研制、火箭彈、彈藥研制等工作,其下屬工廠沒有對外的名字,是趙子玉打造的未來導彈和火箭的生產基地。
至於趙子玉自己領導的神州電子集團,也包含軍工,軍用電子設備,如雷達、步話機等等,都是其主要業務之一。
除此之外,就是王卓然兼任的大連造船廠,做什麼誰都知道。
在理順軍工企業後,趙子玉還花功夫建立了美國高效工業生產管理模式,而幾大集團也借此理順了產品,軍方裝備的確定後,幾大集團開始全力生產。
後來曾經有軍事家寫過一篇文章,說在四五年夏天,重慶如果全力開戰,也許蒙疆就不存在了,這其中的觀點就是蒙疆在這一年的巨大調整,包括組建海軍,消耗了蒙疆不少人力物力,加上有十個師還陷在九州,美國空軍的撤離等等,重慶完全可以集合兩百萬軍隊,掃平蒙疆。
觀點自然有不屑一顧的,且不說蒙疆調整也是看到戰爭短時間不可能發生的情況下進行,就是真打,蒙疆會是看到的這些師?蒙疆民眾不會參與?光那些以前退役的老兵,就不是小數目,以蒙疆軍工的實力,組建百萬大軍根本不是事!
當然,蒙疆能夠斷定重慶短時間不會開戰,其重要原因還是重慶招架不住了,各方呼聲實在太高,不得已,老蔣以遏制軍事擴張為由,向延安和張垣發出邀請,先期進行軍事談判。
楊傑已經確定為主要談判代表,俞鴻鈞、傅作義和張煜將陪同他前往重慶,延安則以朱老總、周公、王若飛和左權為代表,至於重慶方面,大致聽說的是何應欽、張群、張治中。
事前准備,定下原則是必要的,孫夫人、老於、石瑛以及軍委會其他成員都參與了討論會。
遏制軍事擴張,其核心不外乎兩個,一個是區域,一個是軍隊數量,根據石瑛從延安得到的消息看,延安肯定是力主確保軍隊,在區域上做出一些讓步,這和延安面臨的局勢是有關的,畢竟在南方很多地方,延安軍隊和重慶犬牙交錯,相信重慶也會逼迫延安讓出一些地區來。
傅作義首先說了中原大戰後四大集團軍的整編,尖銳指出道:“我看雖然有地域和軍隊兩方面可談的,但真正的核心問題是軍隊!否則其他都是空談,相信重慶也會盯著這一點來談。”
“是啊。”趙子赟點頭,“剛才蘅青兄也說過,延安是不會輕易在軍隊數量上讓步的,他們吃過大虧,先不說他們,我們所面臨的,恐怕更多的還是軍隊數量上的事情,宜生兄、耿光兄、振林哥,你們的想法是什麼?”
“我們三個初步商量過,重慶現在擁有的軍隊是我們的八倍,他們不大量裁撤,我們是絕對不動的。”傅作義道。
“那如何裁撤?”
楊傑開口道:“我們裁撤的前提是重慶必須先裁撤,一比三是上限,如果重慶軍隊降到兩百萬以下,我們才考慮裁撤。”
按理說,楊傑已經很給重慶面子了,否則要傅作義說,那必須一比一,至多一比二,楊傑的話得到在座人認同,中原大戰後,老蔣和馮、閻、李談判時,也沒到一比二。
“不這樣更說不過去!”楊傑堅持。
“是嗎?”趙子赟笑了,“其實我們為何軍隊遠少於重慶和延安,幾位哥哥應該清楚其中道理,我們走的是精兵強兵的道路,不以人數來看待一支軍隊的強大,而且我們適當做出些姿態來不吃虧。”
陳振林聞言想起一事:“你是想學你大哥,先做出些表態來?”
眾人想起趙子梧當年在整編中對外宣布獨立師可以解散的消息,從此站在了不敗之地那一幕,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