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第三極崛起

第272章 新生活運動背後

第三極崛起 青木雙翼 3587 2024-03-17 21:38

  

  老蔣執掌的新生活運動總會從各方得知察哈爾的運動博得民眾一片喝彩,便讓鄧文義帶隊,聯合了上海、南京、北平等地的主任干事前往察哈爾取經,這一看,目瞪口呆,人家不但市容整潔,民眾彬彬有禮,還將一些事落到實處,比如生活藝術化,不但大街小巷都有畫報宣傳禮義廉恥,還修繕了以前的一些戲台子,新建了一個大劇院和一個電影院,更為讓人驚訝的是工商界在商會的倡議下,捐款一百七十萬元,將在各縣新建公共圖書館!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人家這是願意出錢來弄,各省那裡有這筆經費?鄧文義瞬間涼了心,沒法學習推行,就是總會一年的錢有沒有人家零頭都兩說。望著春風得意的吳醒亞,眾人心裡發苦。

  運動帶來的實效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別的不說,科技界大師們來張恆參會,除了學術上的震驚外,對張恆的市容也是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回去說了不少察省的好話,不乏溢美之詞,在他們心中,摒棄浮華後的張恆更具魅力,遠比上海灘[高樓林立好,察省人自己住在這裡可能感覺不到太多,聽到外界的贊揚,再次看一看自己的家園,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心中潛意識的希望這種生活能夠永遠持續下去,後來很多人說,趙子赟在外界批評鋪天蓋地,依然能穩穩掌控察省,這次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新生活運動給趙子赟帶來的好處不僅如此,隨著陽高、正紅旗等地開始實施後,他猛然發現,給老蔣出這個主意的人很高,在當下中國,涉及到政治、軍事這些敏感事情,總會有人跳出來說三道四,而民生最大的問題是錢和特權,相比之下,特權更讓民眾反感。新生活運動的特點就是讓民眾成為改善民生的主體,其實只需要一點點錢,高層真的做出些改變,社會的穩定將有很大提高。

  也許南京這些都缺,不過察省不缺,高層人物都出身普通家庭,還未形成特權階級,運動推行起來沒有太多阻力,至於這點小錢,察省自然是不缺的,一個運動風生水起,民眾參與度很高,給趙子赟還帶來其他意向不到的好處。

  首先是特別安全局從中獲利,這運動必然會讓人泄露一些本質,有些人表面上可以裝一裝,做出些和運動相符合的舉動,但時間長了,狐狸尾巴自然就露了出來,特別安全局只要定期得到各地的統計數據,很容易就把這類人從大眾中剝離出來,成為他們特別關注的一類人,比如喬裝成中國人的日本間諜,他們可不會從心底對周圍普通民眾好,參與運動也是表面上的。

  其次是學校,當下華北局勢緊張,學生總是愛國的多,閑來無事便會生些事情出來。察省學校學習任務緊張,可課余活動卻不太豐富,不少學生便會湊在一起,談論國事,每每說道察省,總有激進者跳出來批評一番。但運動給了學生一個參與的渠道,尤其不少女學生是熱衷的,間接也影響了她們周圍的男學生,使得學校裡分化嚴重,也減輕了學生運動帶來的壓力。

  而獲利最大的便是核心領導層,這運動火熱,有效的轉移了各方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夠處理當前棘手的問題。

  黃顯聲在東北組織義勇軍後,曾經與閻寶航、高崇民等人一起組成了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以救國會的名義,在遼寧各縣大大小小委任了不下二十個司令,一度風生水起。

  但三三年初熱河抗戰後,正如趙子赟所說,在東北抗日是需要作出巨大犧牲的,能堅持下來的不會太多,黃顯聲秘密來察省後,和趙子赟建立了穩定的關系,但他知道,這事不能讓外界知道,黃顯聲的隊伍有物資供應,其他人便心存不滿,而救國會高層也對此事表現出極大的懷疑。

  經過一年的磕磕碰碰,在三四年底,終於爆發,閻寶航等人逼問黃顯聲到底從哪裡弄來的物資,要他公開渠道。將物資提供給救國會下面的各路義勇軍沒有問題,但來路是絕對不能說的,和一點他非常清楚,否則會陷察省於絕境。

  思索再三,黃顯聲決定脫離抗日救國會,獨立發展,而這就引起眾怒了,不但部分手下要走,各路義勇軍也提出徹底消滅黃顯聲部。

  眼下,黃顯聲的秘密代表就坐在趙子赟的辦公室裡,與他商討解決此事。

  面前這人二十多歲,比趙子赟大不了多少,有著一個非常秀氣的名字-苗可秀。趙子赟上下打量著他,不太明白為何他是黃顯聲的親信,能夠參與到這個秘密當中。

  苗可秀也在打量著趙子赟,這個省主席可謂炙手可熱,一個當今中國最讓人看不懂的人,在來之前,苗可秀已經震驚過無數次了,雖說是黃顯聲最信任的人之一,可他聽到察省和趙子赟幾個字後,仍然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

  “而農,你此去任務重大,我需要你發誓,絕不泄露半個字!”苗可秀現在依然能夠清晰記得黃顯聲說這句話時表情的嚴肅。

  “你讀過書吧?那裡畢業的?”趙子赟問道。

  “我是東北大學文學系畢業。”苗可秀盡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

  “既然你是大學畢業,那你對我的做法有何看法?”

  “趙主席要聽實話?”

  “實話,你想說什麼都行。”

  苗可秀停頓了下道:“我不能理解趙主席的做法,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麼生,要麼死,偷偷摸摸不是什麼光彩的行徑。”

  出乎苗可秀預料,趙子赟笑了:“你這麼說,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根本就沒想到我在幕後支持黃將軍?”

  苗可秀苦笑了下:“任誰能想得道呢?沒見到趙主席之前,說實話,我都不相信黃司令說的。”

  “那我就放心了。”

  一句話讓苗可秀猛然驚醒,他錯愕的張著嘴,好一會道:“我有些明白了,可趙主席能告訴我這對您有何好處嗎?”

  “好處?”趙子赟搖搖頭:“其實你們為何總會想到這些?我不管你信不信,我所需要的好處,就是徹底打敗日本人!”

  苗可秀瞬間色變,顫聲道:“哪怕犧牲個人名聲也在所不惜?”

  趙子赟再次笑了,其實他心裡清楚,要說犧牲名聲,恐怕也不一定,苗可秀他們畢竟不知道未來的走向,“你可以這麼理解。”

  一分鐘,這寂靜的一分鐘內,苗可秀仿佛看到一位偉人站在面前,他忍不住起身敬禮:“趙主席,您讓而農敬佩!”

  “而農兄,坐,此事不值一提。”

  再次坐下,苗可秀眼中明顯帶了光彩,“趙主席,您看這次黃司令的建議如何?”

  

  “為什麼?趙主席不看好義勇軍嗎?”苗可秀不解。

  “而農,你長期在東北,你告訴我,你認為用幾年可以打敗日本?”

  苗可秀一愣,想了想還是回答道:“我不清楚,但三、五年是絕無可能的。”

  趙子赟點點頭:“你還是比較清醒,別說三、五年,恐怕十年都是需要的,咱們必須要在艱苦的環境中,一步步和日本人耗,直到有一天,有質的變化,但在這一天之前,保存好有生力量是最重要的事。”

  “那趙主席的意思是避戰?”苗可秀蹙眉道。

  “避戰?避戰如何耗?我所說的保存好力量,是說要依靠組織和團結來應對日本人,而農,我想,現在東北這些義勇軍的抗日熱情已經消耗殆盡了吧?其實長城抗戰以來,黃將軍就應該知道,光靠熱情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熱血,更需要嚴密的組織和有戰鬥力的軍隊,而農,請你記住,是軍隊,而不是什麼地方武裝!”

  “軍隊?”苗可秀略有所思。

  “是的,只有形成有紀律、有理想的軍隊,才有堅持下去的可能,否則,在長期看不到曙光的情況下,會讓人失去鬥志。”

  “我明白了,趙主席的意思是黃司令應該盡快按照軍隊的方式組織起來,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紀律,敢於長期堅持抗日,而這樣的軍隊,並不是人越多越好,脫離抗日救國會,才能夠不受外界限制,獨立自主發展。”

  趙子赟贊許的看著他,難怪黃顯聲派他來,果然有頭腦,“說得好,大浪淘沙,這一次我希望黃將軍能夠抓緊時間調整,你回去告訴他,今後不需要無限制招人,不合適的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我會加大物資的供應,一來讓你們可以接濟其他部隊,二來是讓你們不要為物資去拼命,記住,人才是最寶貴的。”

  “趙主席請放心,我想黃司令派我來時就已經考慮好了,只是拿不定主意,想聽聽趙主席的意見,而我本人,是很贊同趙主席的說法的。”

  趙子赟的建議,黃顯聲非常重視,他執意退出了抗日救國會,為避免衝突,全軍撤往經棚以西的興安嶺山區,也縮短了和特木得之間的距離,並按照正規軍的編制整編全軍,人數一度縮減到五千多人,但後來又呈爆發式增長,達到一萬多,而且裝備精良,成為遼西,乃至東北最強的抗日武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