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歷史軍事 第三極崛起

第461章 承諾要兌現

第三極崛起 青木雙翼 3341 2024-03-17 21:38

  

  這話讓曹聚仁頓悟,是啊,鄭可也寫了不少報道文章,趙子赟的功績早已流傳,自己需要的是用事實來證明這些故事。

  “好,我同意,還有什麼?”

  “其余沒有了,這標題可以考慮改一改,濟寧血戰沒有震撼人心靈之處。”

  “怎麼改,你說說看。”

  “就用陳離師長那句話。”

  “哪句?”曹聚仁問完,就反應過來,他拿出筆,飛快把原標題劃掉,然後寫了幾個字。

  這句話在跟隨趙子赟抵達濟寧第一天,聽到陳離立正說出後,曹聚仁就覺得讓人異常的心血澎湃,如今再次寫出,他依然還有那種感受。

  沙韋青再次看到那句誓言,他眼睛開始濕潤,他知道此文章一旦刊登,必將瘋狂轉載,一二七師將天下聞名,起身立正敬禮,讓趙子赟愕然:“韋青兄,這是做什麼?”

  “司令,曹兄,守衛濟寧,我其實是有看法的,認為師長不顧一切是對弟兄們的不負責任,司令到了濟寧後,我徹底明白,是我錯了,正如司令所說,國戰,不分彼此,一二七師有濟寧一戰,值了!”1↓,

  “坐下,韋青兄坐下,我們要讓民眾知道,我們官兵的付出,也要讓我們的後代知道,他們的父輩,曾經做出了怎樣的犧牲。”

  安撫了情緒激動的沙韋青,趙子赟這才想到他來張恆,恐怕不是陪曹聚仁來這麼簡單,“韋青兄,你來找我,是不是有什麼事?”

  沙韋青猶豫了下,堅定道:“沒有,就是來看看司令。”

  此話趙子赟自然不信,“既然你還叫我司令,我命令你說實話。”

  沙韋青明顯不願意說,在那躊躇,曹聚仁見狀,嘆了口氣,“還是我說吧。”

  簡短話語,趙子赟知道了沙韋青的來意,他離開徐州後,重慶應該是從一些渠道知道了他當時對一二七師的承諾,於是派人去找陳離,明確要求他不能接受察哈爾對陣亡將士的任何撫恤,陳離非常憤怒,但來人並不在意他的態度,威脅他要是接受了察哈爾的撫恤,將斷絕今後派遣兵團的一切物資供應,而且二十二集團軍也將受到牽連。

  這種威脅,讓陳離只能妥協,他知道重慶是不想讓趙子赟收買人心,可死去的弟兄們怎麼辦?

  沙韋青此次來張恆,就是想請趙子赟能夠解決此事,但剛才聽到的,讓他有了顧慮,要是趙子赟為此和重慶翻臉,其後果難以預料,他不能讓他為難,撫恤一事,還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趙子赟聽完,臉色變得鐵青,沙韋青頓覺不妙,不停的用眼神示意曹聚仁說話。

  曹聚仁無奈:“子赟,此事要慎重,他們要想找機會制造麻煩,是非常容易的。”

  緊握的手慢慢送了下來,趙子赟一直不說話,好一會才問道:“孫司令知道麼?”

  “知道,我在山西向他彙報過,他嚴令我不能來找司令……”

  趙子赟輕嘆一口氣,想了想道:“此事我必須干預。”

  “司令!”沙韋青急了,騰的站了起來。

  趙子赟抬手示意他坐下:“別急,我有辦法。”說完,他拿起邊上的電話:“請給我接第二戰區二十二集團軍孫司令。”

  大約等了一分多鐘,電話中傳來孫震的聲音,沙韋青頓時心懸了起來。

  “德操兄,是我。”

  孫震對他打來電話有些詫異,猛然就想到了沙韋青,頓時惱火起來:“沙韋青是不是在你那裡?”

  “對……,德操兄,你別急,此事並不怪他……,你放心,我有辦法解決。”

  

  “我大致算了下,一二七師陣亡將士撫恤金大約在銀元四十五萬元上下,我給你一百門七五口徑山炮或野炮,你和劉司令和鄧主任商議,自己用也好,賣了也罷,我不管,只要給一二七師按照察哈爾的標准發放撫恤金就行。”

  這法子讓孫震差點暈了,不過誘惑確實很大,“我可以向劉司令和鄧主任彙報,只是這發放以誰的名義?”

  “自然是以你二十二集團軍或者劉司令、鄧主任的名義,德操兄,此事與察哈爾無關。”

  孫震答應立刻請示,趙子赟放下電話,沙韋青已經眼中含淚,“司令,這如何使得?”

  “派遣兵團是我帶出去的,我有責任,此事也提醒我了,其余各師陣亡將士的撫恤金發放不能再讓別人來搗亂,我回頭就和他們幾個集團軍司令商量,暗地裡撥些錢過去,陸續發放吧。”

  沙韋青擦了擦眼睛:“司令,其實來張恆時,陳師長召集全師開過會,多數官兵說他們不能替死去的弟兄們做主,但他們可以為自己做主,提出今後他們的撫恤金不要司令負擔,只希望司令能夠答應他們一個請求。”

  “你說。”

  “他們希望死後,能夠把名字刻在雲門山。”

  沉默了好一會,趙子赟輕聲道:“你回去告訴他們,撫恤金照發,我答應他們的請求,這次陣亡將士,我也會在雲門山刻下他們的名字,你讓陳師長把名單給我。”

  “謝司令!”

  完成使命,沙韋青不願意多停留,他知道他在張恆多停一日,就會給趙子赟帶來麻煩,不管趙子赟如何挽留,他都堅持要走,無奈,趙子赟只能和曹聚仁送他出門,看著沙韋青遠去的背影,曹聚仁輕聲道:“從此川軍必視你為他們的絕對領導者。”

  “曹兄,此話可不能亂說,我可沒有要領導他們之心。”

  “說不說在我,聽不聽在你,你怎麼想我可不操這個閑心!”說完,曹聚仁也要告辭離開,稿子一日不刊登,他一日沒心思和趙子赟閑扯。

  正如沙韋青所預料的,曹聚仁的文章在察哈爾日報頭版刊登後,遭遇各地瘋狂轉載,這片文章從頭到尾所提及的最高將領只有陳離,在往上,也就是戰區司令部一筆帶過,全文沒有出現任何和趙子赟有關的字眼,不吹捧領袖,不提及戰區司令長官,算是另類了,但民眾喜歡,他們認為這才是真實的。

  一二七師名揚天下,作為文章標題,同時也是文章核心的那句“川軍,未曾後退一步!”成了川人最自豪的一句話,甚至成了後來川軍接到命令作戰,向集團軍和戰區表達決心的唯一一句話。

  劉湘和鄧錫侯都給趙子赟打來電話,否決了他的提議後半部分,火炮他們要,但錢照付,一二七師撫恤金他們二人自己出!

  不管趙子赟如何闡述這是他對一二七師的承諾,劉湘和鄧錫侯都不松口,只是回他一句,再說就沒意思了,弄得趙子赟只能作罷。

  也確如沙韋青所言,文章提不提趙子赟都不重要,一二七師展現的鋼筋鐵骨,讓民眾有理由相信滕縣圍殲戰絕對是派遣兵團的大手筆,一夜奔襲一百裡不是神話,一些坊間都認可的消息開始流傳,並有評書、劇社開始編排趙子赟在戰區指揮部決勝千裡的風采。

  延安駐張恆辦事處在請示中央高層後,由宋思雨撰寫文章,從他們的角度來解讀派遣兵團的徐州之戰,刊登在察哈爾日報和延安的報紙上,由於宋思雨曾經在察哈爾日報連載多篇察哈爾印像的文章,此舉動並未讓各界驚訝,但聰明人卻知道這是一種表態,是將延安的態度通過一種非正式渠道傳遞給察省軍政,這也成為後續的一種固定模式。

  重慶方面對此無可奈何,察省報道沒有牽扯趙子赟,坊間流傳沒理由去制止,延安的反應也讓人不好指責,不過這也讓老蔣幕僚真正重視起宋思雨這個人,看來察省這個特別事務處設置有著相當特別的用意。當察省在雲門山立起第二戰區派遣兵團陣亡將士碑後,連李宗仁都知道派遣兵團真正的司令還是趙子赟,不管誰來,無法替代。

  吳克仁幾人現在真的很後悔,當初譚海來,他們就該聽他的,少帥的眼光確實獨到,如果那時候緊密一些,近一些,就能找機會加入二十五集團軍,比如全軍加入派遣兵團什麼的,如今說什麼都晚了,現在趙子赟已經退去軍職,很多事情已經不太好操作。

  正當外界都以為趙子赟專任察省主席,不會折騰出什麼大事是,他又弄出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舉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