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璽把屋裡的東西撕的撕、砸的砸。
趙嘯就像局外人似的站在那裡,看著趙璽發瘋。
他不由想起那震怒的愚婦。
也如趙璽似的。
這就是他奉為主子的皇上。
一個和愚婦般沒有見識、沒有膽量,遇事只知道發脾氣的小人。
趙嘯哈哈哈地笑了起來。
趙璽愕然,一時間居然忘記了砸東西。
趙嘯卻已抬腳就朝外走,並且一面走,一面對匆匆跟上來的心腹侍衛道:“皇上已經在上繞病逝,這個人是假冒的皇帝,已經沒用了!”
侍衛目光一沉,停下了腳步。
聽到余音的趙璽愣住,隨後瘋了般從內室衝了出來。
四周的侍衛擋住了他。
他不管不顧地掙扎著,叫囂著:“趙嘯,你明明知道我才是皇帝,你為何要背叛我!你送我回京城!我要和李謙去理論!我才是真正的皇帝!上繞死的那個才是假的……”
趙嘯沒有理會趙璽。
他心裡覺得悲涼。
要趙璽死的正是李謙。回京城對質,李謙怎麼會承認?恐怕京城還有一堆的證據等著趙璽,有的是東西來證明趙璽已經死了。
趙璽的腦子是怎麼想的?怎麼會覺得他失去了帝王的位置還會有人理會他?
有時候人看不清楚的恰恰是自己。
他在別人眼中是不是也如同一個傻瓜?!
趙璽這樣的人根本是爛泥扶不上牆,可憐他卻心心念念地想利用他,最終人沒有利用上,自己卻被糊了一手的爛泥,洗也洗不掉!
趙嘯沉著臉,快步走出了軟禁趙璽的院子,去了顧朝那裡。
顧朝一生幾乎沒有離開過江南,連日的趕路,遠離族人的寂寞和思念,都讓他顯得比從前清減了很多。看到趙嘯,他放下的中的筆,從書案後面站了起來,笑道:“侯爺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不過,侯爺這個時候來的正好,我已經修改好了給李謙的檄文,侯爺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若是沒有什麼問題,我就讓人謄寫之後散發各地了。”
按照他之前和趙嘯的商量,夏季閩南有瘴,是天然的屏幛,若是能那個時候開戰是最好。但李謙肯定等不到那個時候,多半會在正月裡就攻擊武夷,他們已准備好了迎戰。但人算不如天算,簡王卻在京城作起妖來。李謙不得不趕回京城,平息內亂。這樣一來,戰事就有可能拖到三、四月份的時候,他們的時間就更從容了。
這對他們來說是個非常好的事。
可趙嘯聞言卻沒有半點的笑容。
顧朝心一凜,微斂了嘴角,沉聲道:“可是出了什麼事?”
趙嘯把趙璽的“死訊”告訴了顧朝。
顧朝還沒有聽完已暗叫“糟糕”,等到趙嘯的話音未落,他已急急地道:“這樣的謊言,難道還有人相信不成?事情就這麼巧?天下這麼大,偏偏就叫他李謙碰到了皇上的屍體?”
“話糙理不糙就是了,”趙嘯心不在焉地道,“不要說游說那些百姓了,我聽了都覺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像我親眼看見了似的……”
“侯爺!”顧朝神色一正,高聲地打斷了趙嘯的話,道:“生死存亡之時,還請侯爺不要灰氣喪氣,影響軍士的的氣勢。”
靖海侯看著眼前因為認真而面部神色堅定的顧朝,忍不住又哈哈大笑起來。他道:“你有什麼主意?”
顧朝一時間還沒有想過個問題,聽靖海侯這麼一說,他的腦子不由飛快地轉了起來。
否定是不可能了的。
先不說李謙突然給他們砸下這塊大石頭,有心算計無心,僅憑北方和金陵現在已被李謙掌握在了手裡,他們想和李謙辯個是非就很困難。
承諾,沒有皇帝在手,他們就成了亂臣賊子,遭千人唾棄,萬人詛咒,天下人人得而誅之,他們還有什麼立場和李謙一爭高低。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顧朝不禁沉默半晌。
趙嘯看著嘴角就浮現出一個譏諷的笑意,道:“當然是不能承認了!他們可以在整個北方說,在江浙說,卻難以傳到閩南來。李謙這麼聰明,我們不妨學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他們怎麼在北方和京城非議趙璽的死訊,我們也應該可以在閩南境內說說皇帝到底是活著還是死著!”
雖不是最發的辦法,但總比什麼辦法都沒有強。
顧朝點頭,道:“我這就派人去安排。”說完,他猶豫道,“那皇上那裡……”
趙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所謂的檄文,也不過是逞一時之快,就算我們交出了皇上,李謙也有辦法證明趙璽是假的。我們最終還是得戰場上見真章。萬一不行,就給皇上重新立個皇後吧!”
有了新皇後,就會有新皇子。
趙嘯的計謀,和李謙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顧朝很是不自在,嘴角翕翕,最終還是什麼也沒有說。
很快,兩邊互相指責起來。
你說我有錯,我說混淆視聽,兩邊陣營的幕僚們口誅筆伐,十分的熱鬧,讓天下百姓好好地看了回熱鬧。
李謙駐守了金陵城,派了衛屬和雲林為大將,一步步地收服著蘇浙和兩湖。
趙嘯則迅速占領了兩廣和福建。
雙方對峙,大江南北均是風雨欲來的緊張氣氛。
京城傳來消息,趙璽和那藩王死後,趙氏王朝已沒有了合適的繼位的皇子,劉皇後以侄媳婦的名義,懇請李謙登基為王,繼承趙氏王朝的大業。
內閣以左以明為首的也紛紛跪請李謙繼承大寶。
“真是荒唐!”看到諜報趙嘯勃然大憤,把書案上的茶盅器皿全都掃到了地上,赤紅著眼睛道,“我就知道他不安好心,沒有想到他這麼快就窮圖匕現了。李謙居然想纂權奪位!皇上還活著,他還以為皇上真的死了不成?沒人能管得住他不成?”
道理是誰都知道的,但能阻止李謙登基,唯有強大的戰力。
趙嘯率先向李謙開戰。
在陸地上,少有能和李家軍媲美的軍隊了。
兩邊的人馬在武夷打了第一仗,李謙這邊的雲林大勝。之後衛屬又在光澤勝了一場。
海邊到了捕漁期。
倭寇又開始作亂。
趙嘯這才深深地後悔自己動手太早,應該像李謙那樣,先把倭寇打怕了再和李謙一爭高下的。
現在卻是腹背受敵。
戰線被拉長,兵力不足,糧草也很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