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莫會園,外頭有不少圍著的半大少年和孩子,莊先生停了一下,從錢袋裡取出一把錢來,衝那群孩子一招手。
為首的少年看見,立即領著一群孩子呼啦啦的圍上去。
白善和滿寶白二郎一臉懵的看著,不明白先生要干什麼。
姜先生看見了卻微微一笑,站在一旁等他。
莊先生把那一把錢交給少年,笑道:“才裡面出來了一首好詩,被點為了榜首,你們往街頭巷尾裡跑一跑。”
少年高興的應下。
莊先生便把白善的那首詩一字一頓的念給他們聽,少年反復讀了兩遍,確認沒有遺漏後便扭頭問他身邊的人,“你們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說罷,一人念了兩句,旁邊一人就接上兩句,有的孩子年紀小,就只記一句,但也記住了。
少年見狀便微微點頭,和莊先生保證道:“老爺放心,我們記下了,不知道榜首是哪兒的人,今年幾歲呀?”
“國子學白善,今年十三。”
“白小郎君好厲害呀,”少年誇張的誇贊了一句後問,“不傳籍貫嗎?”
莊先生笑道:“不必,就傳國子學白善。”
少年記下了,將莊先生給的錢往懷裡一塞,招呼著小伙伴們避到一邊商量了一下,不一會兒就沿著街道歡快的跑走了,嘴裡還念著白善作的詩。
三個沒見過世面的弟子都張大了嘴巴,震驚的看著這一切。
莊先生看見後對姜先生歉意的笑了笑,道:“孩子們沒見過世面,讓姜先生見笑了。”
姜先生收回目光,笑道:“少年純真,難得,難得啊。”
他正要走,想起一事,“咦,你們進京不是好幾個月了嗎,怎麼他們這會兒還不了解這個?”
莊先生笑道:“以前想著他們年紀小,這種事不必急於求成,所以我只拘著他們在院裡讀書。”
姜先生就一邊走,一邊與白善說話,“成名還是要趁早,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嘛,別人想要你的年紀,你的才華還沒有呢。你既然有了別人沒有的東西,那就要好好利用,不然豈不是暴殄天物?”
詩會的下人將墨菊捧了出來,姜先生特別高興的叫他家下人接過,然後拉著莊先生去與他同乘,留下白善三個弟子依舊一臉懵的爬上了自家的馬車。
馬車走出不願便能隱約聽到正有人在朗朗齊聲念他的詩。
滿寶和白二郎一左一右的看著白善。
白善臉色薄紅,有些惱羞成怒的問道:“看我干什麼?”
滿寶覺得今天真的是長了世面,“原來揚名是這麼揚的。”
白善的臉沒那麼熱了,這才思考起來,“難怪入京的讀書人要花那麼多錢,來前祖母就與我說過,要是錢不夠就問劉貴要,原來錢是要這麼花的。”
滿寶和白二郎一起扭頭看他。
白善一回神看到他們的目光,道:“別看了,我還沒問劉貴要銀子呢,現在依舊用的是我自己的錢。”
白二郎就轉了轉眼珠子道:“那你說,我要是以此為理由問我爹要銀子,我爹會給我嗎?”
“會給你一頓棒槌吧?”滿寶道:“你身上有多少錢你爹能算不出來?而且京城裡還有你哥在呢,你花沒花錢他不知道嗎?”
白善:“而且,你要這麼花錢就得先做出好詩來,到時候堂伯問你要詩,你能作出來嗎?”
“擠一擠還是能作出來的。”
滿寶道:“若是不好,不如留著自己壓箱底,拿出來流傳是會丟臉的。”
白善點頭。
白二郎想了想,只能放棄了這一偉大願望,趴在窗戶上嘆氣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能這麼花一大把錢,讓人也這樣大街小巷的念我的詩。”
“你還小呢,急什麼?”滿寶道:“等你再大一點兒,學識足夠了,就算你沒這方面的天賦,只要用心,總能做出一兩首還行的詩來。”
白善扭頭問滿寶:“你想揚名嗎?”
滿寶想了想後搖頭,“我不想以詩揚名,我想以醫揚名。”
她眼睛閃閃發光的道:“我喜歡將來大街小巷都說我周滿是個小神醫。”
白二郎回頭,“為什麼不是大神醫?”
“你真笨,當然是因為她年紀還小,只能算是小神醫了。”白善扭頭對滿寶道:“不過我覺得你這個比作詩還要難。”
治人和作詩是不一樣的,作詩可以靠天賦,再努力努力,靈機一閃說不定就出來一首好詩了,可治病救人,卻不僅需要足夠的學識,還需要經驗,還有機會。
並不是治好了一兩個病人就能被揚名成為名醫的,更何況成為神醫呢?
白善上下打量了一下滿寶道:“你年紀還小,且還有的等呢。”
滿寶自信滿滿,“我已經學了許多年的醫術了,你放心吧,只要有機會,我一定可以一飛衝天的。”
回到常青巷,姜先生仔細的看了一下他們家的位置,記下以後決定今後可以時常來串個門。
他和莊先生是逛書鋪時偶然認識的,倒說不上是一見如故,只是相處下來覺著還舒服,能說到一塊兒去,但之前莊先生似乎有什麼顧慮,除了名字外,並不太樂意告訴他們他的住處。
所以今天能被莊先生邀請上門,姜先生還是很期待的。
一進入大門,姜先生便四處打量起來,莊先生請姜先生進二院。
到了二院,姜先生一進去就被廊下擺放的盆栽給吸引住了目光。
這是滿寶這兩天和商城裡的賣家新買的,不是為了賣,而是為了自己賞看。
好看的花誰都喜歡看,滿寶這一次再選便不是選哪種特別稀奇的顏色和品種了,她就琢磨著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花,白善和先生他們喜歡什麼樣兒的花,於是就買了回來擺在廊下。
所以現在廊下的花很正常,就是顏色很多彩,看著就明亮,心情也會忍不住愉悅起來。
姜先生順著走廊一盆一盆的看過去,點了點頭道:“莊先生這院子布置得很雅致呀。”
莊先生笑看了三個弟子一眼,笑道:“這都是三個孩子昨天布置的,說是要過節了,總要喜慶一些,姜先生,我們到書房裡坐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