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現代言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第78章 老母雞變鴨,世界真奇妙

  

  歲入隆冬,春節將近,明蘭打算送自己一副對聯,上聯書‘料事如神’,下聯書‘鐵口直斷’,橫批——‘半仙’。

  那日忽悠了一通後,長梧翌日就去了金陵,時局不穩的當口,多些武人來保家護院總是好的,金陵都指揮使司及周邊五處衛所都只恨能打的人少,長梧自然很受歡迎;連續五頓肥鵝大鴨的接風宴後,長梧告假回了趟宥陽。

  

  李氏見兒言語之間又流露出想北上的意思,苦於無話可勸,大冬天急出一頭汗來。

  “二哥哥你別急呀。”明蘭悠悠然道,“你想呀,上個月才起的戰事,流民用兩條腿走,哪有騎馬快呀,再等等吧!”

  “是嗎……?”長梧滿眼懷疑的看著明蘭。

  明蘭用力點頭,然後用先進事跡鼓勵他,用說書先生的口氣道:“想當年,武皇帝御駕親征兀良哈,數九寒天,滴水成冰呀,領著十萬大軍在奴兒干古城一等就是兩個月,不驕不躁,終賺得兀良哈輕敵,幾個部落精銳盡出,後武皇帝一舉將其剿滅!二哥哥,你的是人敵千人敵,說不定將來還要萬人敵,‘耐心’便是第一等要緊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長梧被唬的一愣一愣,當晚就回金陵去了;晚飯時,李氏一個勁兒的往明蘭碗裡夾菜,允兒把原本優待孕婦的兩只雞腿都放進明蘭碟裡了。

  “侄媳婦,你就捧她了!”盛老嘴角含笑,“這小丫頭就一張嘴皮討人喜歡。”

  盛維神色凝重道:“未然。我瞧著侄女的話有理,這些日我已在鄉裡鎮上走動了一番,請了各大戶大族的耆老吃茶,請他們此次過年莫要鋪張,多存些糧食柴炭,以備不時只需,到底外頭亂了。”

  盛維的感覺很靈敏,不過日後,長梧托人帶信回來:流民來了。

  因荊王密謀竄你已久,急需巨額銀糧充作軍需,多年來於民間大肆盤剝,上行下效,各級官吏便於姓敲骨吸髓,恰逢隆冬時節,天降鵝毛大雪,姓飢寒交迫,不堪困苦,流離失所之眾只得逃離皖地,遂流民大起,流竄往蘇,豫,鄂,贛,浙幾省而去。

  崇德元年腊月底,皖地五萬流民彙聚金陵城下;官府開倉放糧,城中富戶也大開粥棚,廣施柴炭,容流民於城外民舍過冬。

  長梧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因怕流民生事變亂,每開城門救難之時,都要軍隊護衛在旁,日夜周作不息;宥陽也於崇德二年的正月底,迎來了第一波流民潮。

  好在盛家早有准備,連同縣裡其他幾戶大族,臨時搭了許多窩棚,好讓流民容身,一日兩次舍粥,在找出些不用的棉被棉衣給他們過冬。

  明蘭也隨著李氏坐在車轎裡出去看過,回來之後難過了好久,在衣食無憂的現代長大的孩無法想像那是怎樣一番光景:鵝毛大雪,滿地冰霜,許多老人孩都只穿著單衣,哆嗦著挨著一小堆火取暖,皮膚凍的醬紫,小孩滿手滿臉的凍瘡,一雙雙飢餓的眼神木然的盯著那一碗冰冷的薄粥,仿佛那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窩棚裡沒有大哭聲,只有稀稀落落的抽泣聲,母親抱著滾燙發燒的孩,奄奄一息的連哭都哭不出來,一聲聲微弱的呼餓,讓明蘭的心都揪到了一塊兒。

  “……我家鄉那會兒,就是遭了水災,家裡的田地都淹了,沒收成,沒吃的,弟弟又生病,爹娘就把我賣了。”小桃回憶著模糊的過去,說的很平靜,“聽村裡的叔公說,本朝的日還算是好的了,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田地,不用交租,前朝大亂的時候,姓哪有自己的地呀,都是大戶的!但凡有些天災**,交不起一錢的地租,便要賣兒賣女,挨餓受凍。”

  明蘭微微點頭,一個王朝越到後來,土地兼並越嚴重,待到農民活不下去的時候便改朝換代,一切重新來過。

  秦桑的情緒也很低落,低聲道:“我家裡原有十多畝地,風調雨順的時候,一家人也過的去。可那年來了個縣令,見天兒的尋名目要錢,還瞧上了村裡的銀花姐姐做妾,銀花姐姐家裡不肯,他就拿了銀花姐姐的爹爹哥哥去,說他們是刁民抗糧,關在牢裡用刑,銀花姐姐第日就進了縣令府,誰知她爹爹哥哥熬不住刑,早死在牢裡了,鄉裡人去論理,縣令的管家說,睡也睡了,別自討沒趣了;後來,銀花姐姐一頭撞死在縣衙門口了。”

  明蘭心頭慘然,真是‘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這年頭,老姓的幸福生活宛如一張薄紙,一點天災**就能捅破了;明蘭忽覺得自己這胎投的不錯了。

  “這關你家什麼事?”綠枝聽了半天,沒抓住重點。

  “銀花姐姐是我哥哥沒過門的媳婦。”

  ——眾人皆肅然。

  秦桑撥了撥爐裡的炭火,火光照著她平淡的面龐柔和起來:“哥哥氣不過,要去拼命,被衙役們打的血肉模糊的攆出來,爹爹也氣的生了病,家裡兩個男人要瞧病,又沒了勞力,哪有這許多銀錢,祖母說不能賣地,等男人們好了還要種的,只好把我賣了;一起賣的,還有銀花姐姐的弟弟妹妹,也不知他們現在哪裡了。”

  丹橘輕輕問道:“你還記得那縣令叫什麼嗎?”

  秦桑搖搖頭,雙鬟上的絨花輕輕抖動:“不記得了,那時我才五六歲,只曉得我離開時,村長和裡正商量著,大伙兒湊些銀錢,一定要叫村裡頭出個秀才,以後受欺負時,也有個能說話的;……後來聽說,那縣令叫人告了,抄家罷官,還充軍發配,我高興了,可惜銀花姐姐家已經家破人亡,屋田地都荒蕪了,再沒人提起他們。”

  眾人心裡一片難過,沉默了許久,秦桑又快活起來,笑道:“前兩年,家裡托人來了封信,家裡漸好了,大哥二哥都討了媳婦,弟弟在念書,我爹娘還說等光景好了就贖我出去,我說不用,我在這兒好著呢,一個月有二錢銀,比爹爹哥哥都賺的多,我都攢下帶回家去了,好多置些田地。”

  明蘭一直靜靜聽著她們說話,這時忍不住問了一句:“你家裡寧肯賣你都不肯賣地,你不怨他們嗎?”

  秦桑笑的臉微微發紅:“怪過一陣,後來就想開了,有地有爹爹有哥哥,便有了指望,娘也是千打聽萬打聽了後,才賣了我的;我的命好,能進到咱們府來,不打不罵的,還福氣服侍姑娘,這許多年來,吃好的穿好的,姐姐妹妹們都和我好,有什麼好埋怨的。”

  明蘭不禁怔了怔,秦桑在暮蒼齋裡不算得用,模樣性情都只是平平,既沒燕草周到仔細,也沒綠枝爽利能干,因此月錢和賞賜也排在後頭,可聽她的語氣,卻對生活萬分知足,說起家裡時,更是一片眷戀留戀;這般溫厚老實的人,便是十分難得的了。

  明蘭第一次見識到底層老姓的善良誠懇,他們就像腳底的泥土一樣,卑微,卻實在,明蘭心裡喜歡,便笑道:“若你家裡真的光景好了,不用拿銀來贖,我放你出去便是,想必你爹娘連姑爺都給你說好了,到時候我再陪你一份嫁妝!”

  秦桑臉紅成朵胭脂色,跺著腳羞惱道:“姑娘!這話你也能混說的,我告訴房媽媽去!”

  笑聲終於吹散了陰霾,明蘭稟過老後,把自己平時存的私房錢拿出四分之來,小丫頭們也湊了些零碎銀,全買了米糧棉被去周濟那些流民。

  “這些年攢的錢都沒了,這下心裡舒服了?難不成差你這一份,外頭就不會凍死人了?”盛老似笑非笑的看著明蘭。

  明蘭認真的點點頭:“孫女知道是杯水車薪,但盡我所能,做我能做,也便如此了;聽梧二哥哥說,待到開春後,官府會統一安排他們,願回原籍的回去,沒處可回的便去開荒墾地,落地生根,只望他們能熬過這一冬罷。”

  老摟著小孫女,面露微笑,輕嘆道:“小傻瓜喲!”

  崇德二年正月底,皖東,浙西,蘇南及蘇西幾處山匪成患,常劫掠逃難的姓,攻掠防備松懈的城鎮,所到之處,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兼之流民無處可去,遂落草為寇者甚眾。

  長梧和一干熱血將士幾次請命,希領衛所兵營出城剿匪,俱被金陵知府和都指揮使壓了回去,如今外面刀兵四起,金陵緊守城門還來不及,哪裡敢開城剿匪?!

  長梧幾次請命都被駁回,氣急之下告假回家。

  “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不要與上峰橫眉毛豎眼睛的,收收性!官場不好混的![筆趣閣www.biqugex.me]”盛維擔心兒與上司鬧僵,劈頭就說了兒一頓。

  “爹!我怎會如此?!兄弟們都拍桌摔酒杯的諫言胡指揮使大人,就我沒說什麼!”長梧梗著脖,臉色漲的通紅:“就是因為如此,我才告假回家的!不然哪有臉見兄弟們!”

  明蘭在一旁安慰道:“二哥哥別著急,你又不是金陵直屬的武官,不好多勸也是對的;欸,對了,如今外頭戰事如何?我瞧著咱們南邊還算平,莫非荊王北上一順利?!”

  “他做夢!”長梧臉色十分不屑,“就那幫烏合之眾,聲勢鬧的倒大,不過是無能之輩,剛一入魯地就吃了敗仗,大軍被對半截斷,後一半退到徐州,又吃了個山谷埋伏,前一半逃竄去了莊州,估計也差不多了。”

  此言一出,屋內眾人都神情一松,盛維長松父互視一笑,總算放下些心來,老數著念珠微笑,李氏雙手合十直念阿彌陀佛,氏喜孜孜的在屋內張羅茶果,蘭輕輕‘切’了一聲,輕聲對明蘭道:“這荊王也草包了!”

  明蘭拍拍胸口,坐在桌旁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慢喝著。

  長梧急的在屋裡團團走了兩圈,長長嘆了口氣,語氣很絕望:“明蘭妹,你算是說對了,我的確不用回京城,我瞧著荊王趕不到京城就得玩完!如今能立功的,都是平亂的軍隊,我要是早知道,一早去投軍了!”

  盛維見兒一臉懊惱,便岔開話題道:“不知這次平亂是哪大軍?”

  長梧不走了,一屁股坐下,道:“怕是聖上早對南邊有所戒備,這幾個月來,明著防備京城治安,其實早暗調出了一半的五軍營人馬在京郊操練,北疆大亂後皇上也沒動這支軍隊,荊王舉反旗後大軍才暗中南下,於徐州伏擊反賊。”

  長梧心裡好受了些,他所在的中威衛隸屬千營裡,就算他在京城,也輪不上他出征。

  “五軍營?那不是甘老將軍統領的嗎?到底是老將呀。”盛維和軍隊做過幾次買賣,多少知道些軍中情形。

  誰知長梧搖頭:“不是甘老將軍,是皇上新拔擢的一位將軍,原也是京中權爵弟,聽說皇上為藩王之時便多有看重,此次便尋機提拔了,將來怕大有前程。”

  明蘭眼睛一亮,笑吟吟的又給自己添了半杯茶,道:“是嗎?這位將軍倒有眼光。”

  當年八王爺在眾皇中,可以說是冷灶中的冷灶,不如王,武不如四王,尊貴不如五王,會來事不如六王,受寵愛不如先帝的幾個老來,只有生母卑微的程倒是首屈一指,居然會有人想到投資這支冷門股,簡直巴菲特他老哥呀。

  盛維也大是興味,暗暗盤算著要和這位軍隊新貴拉上關系:“是哪位?之前可有聽說。”

  長梧似乎死心了,嘆氣道:“聽說,叫顧廷燁。”

  屋內眾人一片茫然,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明蘭含著一口水,舉著茶杯足足看了有半刻,才艱難的咽下,謹慎的問道:“這個……怎麼之前沒聽說過?二哥哥,就算武官不必像官一般慢慢熬資歷,難道可以從白身一步拔擢為將軍的麼?”

  一眨眼,老母雞變鴨呀!個月前還和漕幫一起行俠仗義的江湖大哥,怎麼一會兒就成了平亂大將軍?果然軍民合作嗎。

  長梧精神大振,從荊王叛亂以來,自己這個有閱歷的大老爺們就一直被小堂妹提點,還不得不承認她的確說的精辟有理,今日總算逮著一機會可以擺擺兄長的見識了。

  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大聲道:“妹,這你就不知道了。那顧將軍早年原就是正七的上十二衛營衛。”

  “這不過是閑職,不少京城權爵弟都有的呀,怎麼不見他們也當大將軍。”明蘭幾乎失笑,自己那位假定追求者梁晗公也有這個職務。

  長梧語氣頗帶羨慕,轉述金陵的軍報道:“要緊的是,這位顧將軍深受皇上賞識,自聖上登基後,他已領了正五的京衛指揮使司鎮撫,如今領軍平叛也是事先領了皇上的暗旨。”

  明蘭無語了,咂巴了下嘴,呵呵干笑兩聲,走過去給長梧添上茶水,一臉乖巧:“二哥哥,你曉得的可真多呀,難怪我爹爹常誇二哥哥有見地。”

  長梧咧嘴而笑,覺得氣順多了;這小堂妹就是這點可愛,以後堂妹夫要敢怠慢她,他一定鼎力相‘揍’。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