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書庫 玄幻奇幻 明末傳奇

第二百八十九章 紛至沓來

明末傳奇 風中的失落 3626 2024-03-17 22:36

  

  (感謝悠然蚊子、老陳xx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瑜伽山人、天下縱橫有我的打賞,謝謝了。)

  六月十五,辰時。文震孟的靈柩回到了蘇州。

  六年時間過去,鄭勛睿再次見到了文謙康,不過看文謙康的神情,好像不是特別的悲傷,這讓鄭勛睿有了很多的感慨,感情是需要建立的,文震孟這一生,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沉湎於科舉考試,連續參加了十次的會試,對家人缺乏起碼的關心,與兒子文謙康之間的感情更是淡漠,後來到朝廷去做官,更是不可能關心家人的。

  感情是需要經營的,哪怕是父子之間,無緣無故的愛恨是不存在的。

  靈堂早就布置好了,文震孟是蘇州的名人,早就有人關注這一切了,當然文家的神奇,不僅僅是文震孟高中狀元,更加令人羨慕的是文震孟的孫女婿鄭勛睿也是殿試狀元,這就讓文家更加的不同了。

  相關的布置事宜很快鋪開,這一切重點是管家負責,幫忙的人不少。

  文震孟的靈柩回到家中,前來吊唁的人開始陸續到來,鄰裡鄉親的吊唁,大都是文震亨出面,他與周圍人熟悉,鄭勛睿主要是陪著。

  第一個趕來吊唁的官員,是漕運總督、江北四府三州巡撫、領戶部尚書銜的楊一鵬。

  楊一鵬的到來,讓鄭勛睿有些吃驚。

  漕運總督府設立在淮安府城,淮安距離蘇州六百八十裡地,楊一鵬從淮安趕赴蘇州,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時間。能夠在葬禮第一天就趕到蘇州府,說明楊一鵬早就做好了准備,也是實心實意的前來吊唁文震孟的。

  楊一鵬必須要來參加文震孟的葬禮,他和文震孟不是特別熟悉,打交道不多。但是與鄭勛睿之間的淵源是不一般的,鄭勛睿回到南直隸,楊一鵬就得知了消息,他前來吊唁,主要還是要見到鄭勛睿,兩人之間有一些事情需要交談。

  鄭勛睿是楊一鵬的救命恩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崇禎八年初,流寇進攻鳳陽府城,若不是鄭勛睿率領鄭家軍抗擊流寇,打敗了流寇並生擒曹操羅汝才。後果不堪設想,鳳陽府城真的失陷,楊一鵬不要想著能夠活命,他的家人也注定要受到牽連,這可不是一般的恩情,自那以後,楊一鵬一直想著感謝鄭勛睿,也期盼和鄭勛睿之間建立起來良好的關系。

  鄭勛睿和東林黨人之間的關系劍拔弩張。楊一鵬也好不到哪裡去,作為漕運總督,江北四府三州的巡撫。楊一鵬對東林黨人的做法是很有意見的,江北是富庶之地,這裡的商賈富得流油,但沒有承擔任何的賦稅,其原因就是這些富商與東林黨人緊密聯合起來,並且加入到東林黨之中。讀書人出身的東林黨人在朝廷裡面,為這些商賈叫屈。不讓他們承擔任何的賦稅,恨不得朝廷倒過來補貼商賈。南方的士大夫就更不用說了,與商賈聯系緊密,同樣相當的富裕,可以說商賈和士大夫,已經真正掌控了東林黨。

  偏偏不是很富裕的百姓,承擔了所有的賦稅。

  感同身受,楊一鵬看透了東林黨人的嘴臉,不過身處淮安,這裡也算是東林黨人的老巢,人家力量強大,他不可能單獨與東林黨人對抗,所以采取了敷衍的姿態,不得罪也不結交。

  這次趁著文震孟喪禮的機會,楊一鵬專程來拜訪鄭勛睿,意味深長。

  鄭勛睿同樣重視楊一鵬的來訪,穿越之後,他改變了部分的歷史,至少漕運總督楊一鵬活下來了,若不是鄭家軍打敗流寇、保住了鳳陽府城,讓鳳陽中都沒有遭受流寇的蹂躪,那結局就完全不一樣,楊一鵬早就被斬首棄市。

  楊一鵬為什麼專程來吊唁文震孟,與他鄭勛睿想著交談一些什麼,這都是鄭勛睿思考的問題,也是需要在和楊一鵬交談的時候,特別注意的問題。

  楊一鵬拜祭文震孟之後,鄭勛睿帶著他來到了書房。

  兩人在書房交談了一個時辰的時間。

  外面接待客人的事情,都是文震亨在負責,文震亨沒有打擾鄭勛睿,甚至在交談結束之後,也沒有詢問。

  楊一鵬吃飯之後就離開了,鄭勛睿沒有挽留。

  楊一鵬離開之後,鄭勛睿依舊忙碌,需要接待諸多前來吊唁的客人,不過他時常陷入到沉思的狀態之中。

  應該說在文震孟葬禮的時候,鄭勛睿能夠和楊一鵬交談一個時辰的時間,這是非常難得的,也是引發眾人注意的事情。

  第二個來吊唁的官員,是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

  楊一鵬和範景文前來吊唁,讓文家的客人大為吃驚,應該說他們對鄭勛睿不是特別了解,畢竟鄭勛睿在京城的時間不長,很快就到陝西去了,加之南直隸是東林黨人集中的地方,這裡的東林黨人是不會專門宣傳鄭勛睿的,盡管鄭勛睿是殿試狀元,有著不一般的學識。

  可是文震孟去世,葬禮上面,漕運總督楊一鵬和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都來了,專程來吊唁,這讓眾人對鄭勛睿刮目相看。

  大家都明白,楊一鵬和範景文等人前來吊唁,肯定是看在鄭勛睿的面子來的。

  前不久回家辦葬禮的姚希孟,就冷清很多,南直隸的官員幾乎沒有誰來。

  範景文的名氣同樣很大,南直隸的官吏都知道其骨頭很硬,不依附閹黨,也不依附東林黨,雖說當年因為不依附閹黨,被閹黨強行歸結為東林黨人。

  範景文同樣看不慣東林黨人,這是因為東林黨人在朝廷之中的黨爭。

  作為南直隸最高的長官,範景文前來吊唁文震孟,個中含義不一般。

  鄭勛睿同樣和範景文進入書房交談,這次交談的時間稍微短一些,大約半個時辰左右,不過在眾人看來,時間也不短了。

  第三個前來吊唁的,是前內閣首輔周延儒。

  周延儒前來吊唁,眾人能夠理解,周延儒的庶出女兒周冰燕,已經是鄭勛睿弟弟鄭凱華的娘子,婚禮都已經辦理了,說起來周延儒和鄭勛睿之間,已經是親戚關系了。

  周延儒辭去內閣首輔之職,就回到家鄉了,表面上不關心政事,每日裡都是讀書和結交讀書人,其實不然,周延儒時時刻刻都關注朝政。

  鄭勛睿與周延儒交談的時間長一些,這是因為鄭勛睿知道,周延儒回到家鄉之後,與東林黨人之間有了一些聯系,部分的東林黨人隱隱表現出來支持其再次進入朝廷為官的意思,周延儒本人也沒有拒絕,只是周延儒的庶出女兒嫁給鄭凱華之後,其與東林黨人之間的關系稍微淡漠了一些。

  鄭勛睿是不願意看著周延儒倒向東林黨人的。

  這一次的交談,持續了半個時辰。

  周延儒沒有馬上離開,當天就在文家歇息。

  第四個前來吊唁的,是南京禮部尚書董其昌。

  董其昌是鄭勛睿的恩師。

  進入京城參加會試,鄭勛睿就沒有見過董其昌了,這一次見到的時候,大為吃驚,董其昌已經很是蒼老,走路都不是很利索,和幾年前不能夠比較了。

  董其昌在南直隸和京城的名聲,甚至超過了南京兵部尚書範景文。

  

  接連來吊唁的官員,身份都不一般,這也讓文家引發了眾人的注意,至於說主持葬禮的鄭勛睿,更是成為眾人議論的對像,蘇州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這裡的讀書人很多,當年鄭勛睿尚未中舉的時候,曾經和楊廷樞到蘇州游歷,一次的賽詩會,當時就震懾了蘇州府的讀書人,讓復社領袖張溥心服口服,幾年時間過去,鄭勛睿再次來到蘇州的時候,驚動了如此多的朝廷大員,這已經說明了一切。

  文震孟是在內閣次輔職位上面突然去世的,其葬禮的規格不一般,南直隸的官吏前來拜祭,表面看是很正常的,可誰都清楚,文家後繼無人,如此情況之下,諸多的官員能夠派遣代表前來吊唁就不錯了,大可不必親自來吊唁。

  葬禮開始之後,前來吊唁的讀書人不少,但沒有見到東林書院的讀書人,這是一個很奇特的景像,文震孟生前是殿試狀元,也是蘇州的驕傲,按說代表了蘇州絕大多數讀書人的東林書院,應該是派遣代表前來吊唁的,但第一天的葬禮過去,一直都沒有見到。

  接近子時的時候,文震亨要求鄭勛睿去歇息,來日怕是還有不少人前來吊唁的,鄭勛睿需要好好歇息,一天時間下來,楊一鵬、範景文、周延儒和董其昌等人前來吊唁,已經讓文家引發了眾人的矚目,作為文家人,文震亨臉上有光,他也知道,這些人專程來吊唁,多半是看在鄭勛睿的面子上。

  鄭勛睿需要歇息,倒不是想著睡覺,而是需要靜下來好好思考,今日的交談不一般,從這些交談之中,他獲取到了大量的信息,也隱隱預測到了朝局下一步的走向,情況沒有他和文震亨想像的那麼糟糕,東林黨人不可能完全把持朝政,至少從目前來看是這樣。

  皇上畢竟不是傻子,能夠看見不少的事情。(未完待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