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果工作之後,每個月會交給家裡兩千元。唐果轉了兩千塊,當然不是同情他們,而是她打算搬出去了。
“爸媽,我過幾天要搬出去住了。”
兩人有些吃驚,宋靜華問,“怎麼好端端的,要搬出去了?”
“早上堵車太嚴重,我想住的距離公司近一點。而且,我有幾個同事,也打算在公司的附近,租房子,平攤下來,還是比較便宜。”
“住家裡多好啊,合租不太方便吧?”宋靜華說,“小果,還是住家裡吧,早上早一點起來就行了。”
“爸媽,我今年二十二,再過八年就三十了。”唐果很認真的和兩人說,“因為買車,還欠了債,好在後來還清了。”
“你們都說我是一個成年人,總住在家裡,依賴你們也不太好。”唐果的理由很充分,“我從來都沒有奢求過,在我成年之後,你們會給我什麼。你們從小不就是教育我,有什麼,就去自己爭取,自己掙嗎?”
“為了我的將來,我得好好努力賺錢,攢錢買房子。希望快一點夠掙到首付的錢。要是有了,剩下的時間,就可以慢慢的還錢了。”
兩人聽的都是一愣,他們這才發現,他們的女兒也長大了。
女兒長大,得成家。
現在這個社會,女方也不可能完全依賴男方,要在婚前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那才是最好的。
雖然他們是冤大頭,可不認為女孩未婚之前買房子有什麼錯。
或者是,他們是明白的,只是不願意去承認。
因為他們的慷慨解囊,才使得他們的女兒,連一套付了首付的房子都沒有。
前兩個月,他們都還有一百多萬存款,隨隨便便都能夠付一套比較好的房子的首付了。
“爸媽,你們怎麼了?”唐果明知故問。
難受嗎?
肯定難受。
這兩人並不是沒有心,反而是太有心了。
他們也不是沒有她這個女兒,而是他們總覺得女兒還小。以及他們看重親情,認為親戚之間,是需要維護,時常走動往來,都不會生疏。
而他們的女兒,就是自家人。
許多家庭都有這樣的共識,逢年過節,收到的禮品,差的留給自己家用,好的都送出去做人情。
人家送一個差點的,許多家庭為了面子,還得回一個好點的。
這樣的風俗,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傳下來的。
家裡買的好東西,只有客人來了才能夠吃。小孩子,即便是太想吃,都不能夠吃,一顆都不行。
而那個客人,往往對這個家庭,並不是太重要。
所以,為什麼要委屈了自己的家裡人,而去對一個一年到頭,都見不了幾次的親戚那麼客氣?
什麼好東西,都給對方留著?
家裡孩子的小玩具,要是被親戚家的孩子看上了,家長往往都會很慷慨的說,既然喜歡就拿去吧。
家裡小朋友的玩具被人拿走,當眾哭鬧,便會被家長罵,說不懂事,說不定還會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