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瀚返回吉安之時,北直隸那邊的戰況有些膠著。
楊嗣昌被調離北京,前往湖北征討流賊,這對北邊戰事似乎沒啥影響。
什麼楊嗣昌、高起潛合謀陷害盧像升,故事內容編得很像演義小說。就算真要陷害,也不會如此低級,否則楊嗣昌哪能一直受到皇帝信任?
真實的情況是,盧像升主動建議分兵,並寫信與楊嗣昌商量,楊嗣昌同意了分兵計劃。
這可以通過兩人的奏章查證,盧像升是根據戰局而選擇分兵,他奏章裡的原話可概括為:各路軍隊聚集,看似合兵,實為臃腫,浪費兵力;分兵守御各城,就形成一個個孤軍。合兵囤積、分兵守城,都是兵家大忌,應該視滿清動向而分合。
清軍分兵了,於是盧像升也分兵,否則就是任由滿清劫掠地方。
楊嗣昌非常配合,讓盧像升統率宣大之兵,兵力為31500人。怕盧像升出現閃失,又調薊鎮兵過去,於是盧像升手中兵力達到四萬,超過高起潛的三萬九千人。
這個時空,楊嗣昌被調走,盧像升主導戰爭。
開局一模一樣,沒有絲毫變化。兵分兩路,盧像升手裡有宣大、山西、薊鎮、保定兵四萬,高起潛掌控兵力三萬九千。
接下來的變局,還是一模一樣。
宣大總督陳新甲,被調來北直隸駐守皇陵,盧像升劃撥了部分軍隊給他。
同時,一些關鍵城市和據點,必須派兵駐防,任務交給薊鎮、保定和部分山西兵。
情況就變成了,盧像升率24000人,追擊阻截一路清軍。陳新甲率4500人,駐守皇陵。高起潛率39000人,追擊阻截另一路清軍。剩下的部隊,全部用於防守戰略要點。
讓我們來看看,戰局是怎麼戲劇性變化的。
昌平,皇陵。
“總制,冀北道塘報!”
“拿來!”
陳新甲一手奪過軍報,是冀北道朱家仕送來的。
監生吳以敬,上報山陰知縣,說發現清軍過了龍泉關,消息層層傳遞送到陳新甲手中。
在此之前,陳新甲還接到軍報,說清軍抵達獲鹿,要通過井陘走固關進山西。
兩份軍報,都指明清軍要去山西。
只不過,一個走龍泉關,一個走固關,完全相反的兩條路線啊。
陳新甲仔細思考之後,提筆給兵部寫塘報,大致內容為:前日獲塘報,有韃奴在真定,前哨已至獲鹿、井陘,將奔固關出山西。今獲冀北道塘報,奴夷已過龍泉關,恰與之前塘報內容相符。
兩份完全相反的塘報,在陳新甲手中,居然完美契合了,而且還敢發給兵部。
歷史上,正是陳新甲的這個軍情,導致盧像升孤軍奮戰而死。
其中也有楊嗣昌的鍋,因為楊嗣昌接到情報之後,立即把陳新甲等人調回山西。
接著,楊嗣昌又給盧像升寫信,說清兵已過龍泉關。盧像升以為滿清分兵,劫掠山西去了,立即把王樸等將的精銳調去追擊,結果自己只剩幾千孤軍被圍殲。
陳新甲跟熊文燦一樣,都是楊嗣昌舉薦提拔的。
楊嗣昌、陳新甲兩人,究竟是不熟悉地理,導致錯誤判斷。還是故意而為之,想要害死盧像升?
都有可能,說不清楚,後人只能猜測。
而今因為趙瀚崛起,楊嗣昌被調去湖北,不在北京瞎指揮。
兵部侍郎有一大堆,都被派去地方做督撫了,只剩左侍郎謝文錦、右侍郎孫必顯。
而楊嗣昌跟東林黨屬於死對頭,這兩人能被提拔,估計是背叛了東林黨。
接到軍報之後,謝文錦立即說道:“如此重要軍情,快快上報陛下議事!”
孫必顯則眉頭緊皺,他做過山西按察司經歷,而且他本身又是陝西人。他懂得一些軍事常識,也懂得一些山西地理,陳新甲發來的這份軍情,怎麼看都覺得有問題啊。
韃子這次入關,就那麼幾萬人。之前已經分兵,現在哪還能兵分兩路,從兩個相反的路線去山西?
“咳咳咳咳!”
孫必顯已經病入膏肓,歷史上,他再過半個月就要病死。
若非楊嗣昌離京,兵部急需知兵之人,孫必顯肯定躺在家裡。
“不對……咳咳咳,肯定不對。”孫必顯胸悶氣短道。
兩人結伴前去找崇禎,孫必顯走不動路,只能由太監背著去乾清宮。
見孫必顯身體虛弱,崇禎吩咐太監:“搬兩把椅子來。”
不待孫必顯坐下,崇禎就焦急問道:“可是有什麼重要軍情?”
謝文錦立即拿出陳新甲寫給兵部的塘報:“陛下,西路韃奴,已過龍泉關進山西。”
“龍泉關守將是誰?之前毫無征兆,竟突然被奴軍攻破!”崇禎憤怒道。
“陛下……咳咳咳!”
孫必顯連聲咳嗽:“軍情不對,龍泉關與固關,一南一北,韃奴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兩個方向。”
“取地圖來!”
崇禎讓太監取來地圖,找到兩個關口之後,點頭說:“確實距離很遠。”
孫必顯讓太監挪椅子,扶著他坐近了,指著兩關中間以東的地方,說說:“前些時候,韃奴還在此地。兩道關口,進兵方向南轅北轍,此事顯得頗為蹊蹺。”
謝文錦說道:“根據陳新甲發來的塘報,韃子很可能派少數兵力,前去攻打固關。此調虎離山之計也,誘使官兵去南邊追擊。而韃奴主力,則暗中向北,出其不意攻打龍泉關!此天賜良機也,這股韃奴進兵如此迅速,肯定帶的輜重不多。官兵可堵住龍泉關,令山西各府縣、關卡嚴守,甕中捉鱉將其全殲!”
分析得似乎很有道理。
崇禎聽了頗為欣喜,點頭說:“必是如此!”
孫必顯還是隱約覺得不妥:“陛下,前線形勢,瞬息萬變。不如把這份塘報,原封不動轉交給盧像升,讓他自己來判斷如何?”
崇禎猶豫不定。
若是塘報信息為真,那麼這股清兵,就是孤軍深入山西,極有可能將其全殲。一旦成功,就將取得崇禎登基以來,面對滿清作戰的最大勝利。
可若是塘報信息為假,又或者出現什麼意外,那麼就將釀成慘敗。
崇禎想要大勝,又怕迎來慘敗。
他不敢做出決策,突然有些後悔,若不把楊嗣昌調走就好了。如此關鍵時刻,楊尚書定能拍板決定,不似眼前這兩個侍郎,跑到皇帝的面前來爭論。
“你敢確信軍情為真嗎?”崇禎問謝文錦。
謝文錦欲言又止,瞬間不敢說話。他相信自己的分析,可萬一出問題呢?自己就要背大鍋了!
崇禎就是要讓謝文錦做決定,出了事也可以讓張文錦背鍋。
謝文錦不說話,崇禎只能問孫必顯:“你能確信軍情為假?”
孫必顯當然不敢亂說,連忙一陣咳嗽。結果假咳變成真咳,一咳就止不住,捂嘴咳嗽好長時間,手心裡全是鮮血。他模棱兩可道:“臣只是覺得軍情蹊蹺得很,可以原封不動發給盧像升。盧像升乃知兵之人,他會自行做出判斷。”
君臣三人,似乎同時患上選擇困難症。
崇禎仔細思索之後,說道:“勒令宣大總督陳新甲、大同巡撫葉廷桂、山西巡撫宋賢,立即帶各自標兵回防山西。把陳新甲的塘報,原本抄撰發給盧像升。”
這兩個命令,似乎考慮得很全面。
把一個總督、兩個巡撫的標兵調去山西,可以防守可能出現在山西的清兵。同時,又把官兵主力的行動路線,交給盧像升自己來決定。
但是這麼一調兵,把盧像升布置在北面的防線,直接給搞成了篩子……
三日之後,盧像升接到這份軍情。
盧像升都看傻了,一時之間搞不明白,連忙把王樸、楊國柱、虎大威、李重鎮等將領叫來議事。
“諸位怎麼看?”盧像升問道。
眾人看了軍報,同樣迷糊得很。
王樸問道:“會不會是固關、龍泉關的守軍,風聞奏報,胡亂上報韃奴行跡?”
“也不對啊,”楊國柱說道,“韃奴已過龍泉關的情報,是山陰知縣發來的。如果是真的,說明韃奴早就到山西了。”
“韃賊若是早去了山西,那我們這些天追的韃賊,都是鬼變的?”虎大威反問。
李重鎮的判斷,跟兵部左侍郎謝文錦一模一樣:“可能韃賊分兵了,一支在前方劫掠,引導我軍主力南下。一小股前往固關,以此迷惑我軍。西路韃賊的主力,其實暗中去了山西。”
王樸說道:“韃賊之前就兵分兩路,西路韃賊哪還能兵分三路?”
對於軍情判斷的壓力,此時完全落在盧像升的身上。
歷史上,盧像升收到的軍情,經過了陳新甲的加工,再經過楊嗣昌的判斷,早就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嚇得他連忙分出重兵去山西,導致自己孤軍被包圍。
此刻收到的,只是陳新甲的粗加工信息,盧像升同樣被迷惑得不行。
這玩意兒只能靠猜!
一旦猜錯,滿盤皆輸。
盧像升屏退眾將,把近一個月的軍報,全部翻出來比對時間、地點、路線。
盧像升隱約感覺,滿清沒有再分兵去山西。
可又不能篤定,因為他手裡的其他軍報,也極有可能並不准確。
還是得靠猜……
“傳令諸將,按原定路線追擊,不要回防山西!”盧像升必須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