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譚家的事主要在譚太太偏心,而且還是那種執拗的偏心,這個不管誰來管都解決不了的。
清舒與青鸞說道:“你先回去,我明日下午去探望下譚太太。”
青鸞忙搖頭說道:“姐,不用了,這事我會解決的,我就心裡難受想跟你說說話。”
清舒看著她說道:“若你們是因為醫藥費的事意見達不成一致,這事我不該插手。可現在譚家人要你跟經業和離,這事我就不得不出面了。”
這點青鸞倒是看得透:“姐,他們是看我生了兩個孩子知道我不會跟經業和離故意嚇唬我的。以為這樣就能讓我拿出錢來,做夢呢!”
清舒沒有給意見,而是說道:“你確定不會改變主意?”
“姐,我這次絕不妥協的。這次開了口子他們肯定會得寸進尺的,那錢我寧願捐給慈善堂也不讓他們占一分的便宜。”
清舒點點頭道:“你這樣想是對的。現在你要出了所有的醫藥費,下次你公婆可能就要跟著你們生活,將來經業的兄弟若有事也要你們幫忙。以後啊,沒完沒了。”
青鸞雖然話說得滿當當的,但她其實還是有顧慮的:“姐,我就怕這樣影響經業的前程。”
“是你不出錢,又不是他不拿錢出來,對他沒什麼影響的。不過啊你可能要擔負惡名了。”
青鸞猶豫了下,不過眼神很快堅定下來:“惡名就惡名吧,我不想過得那麼憋屈。”
要她跟公婆住一起,那她寧願做個惡婦。
清舒笑了下點了下頭,說道:“人生幾十載,沒必要讓自己過得那麼憋屈。再者,經業未必願意出這個錢。”
青鸞抬頭看著她,難受地說道::“姐,經業當時也讓我拿錢出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多體諒下他吧!”
當時那種情況經業不可能拒絕的,畢竟這錢對他家來說並不算大數目。他要拒絕,等於是落了個把柄給譚太太與譚經魁手裡。不過青鸞可以拒絕,因為這錢都是她的嫁妝與譚家沒有關系。
青鸞開始也是氣糊塗了,冷靜下來後也理解了他:“姐,我婆婆那人偏心也就算了,為何我公公也變得這般偏心呢!”
若是三家一起湊了錢治了病,治到半途兩家拿不出錢來那她肯定會出剩下的醫藥費。可現在呢,他們一分錢不出還一副理所當然的口吻要他們全部負擔。不給還說她冷血無情。怎麼,當她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不成。
“劫富濟貧?”
清舒說道:“三五千兩只是治病的錢,調理身體也是一筆大花銷。治病調理身體就算六千兩銀子。你們手頭寬裕,六千兩拿出來也不會影響你們的生活。可要是三家平攤每家就是兩千兩,譚經綸跟譚經綸也能湊出這個錢來,可要他們拿出來這個錢來就得傷筋動骨了。他們家還有好幾個孩子,錢都拿來治病孩子以後讀書婚嫁以及生計怎麼辦?”
“那我有錢就合該做冤大頭?”
清舒搖搖頭說道:“作為父親想讓所有的孩子都過好,這個想法可以理解。只是他可能忘記了,你家有錢那是你嫁妝豐厚與譚家無關。當然,也可能是他故意忽略這點或者覺得你的就是經業的是譚家的。”
譚老爺的出發點可以理解,但用和離的手段逼迫青鸞這就有些不可理喻了。還真當他們林家沒人,可以這樣欺負青鸞。
青鸞苦笑一聲說道:“虧得我以為他是個好的。”
清舒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說道:“那是因為你傻。”
青鸞一呆,半響後說道:“姐,你早知道他不是個好的?”
“若他真的疼愛經業,會任由譚太太那般刻薄刁難而不管,會讓底下的僕從欺負他?男人粗心不假,但他是一家之主,找個性情寬厚的婆子照料他又有多難?歸根到底還是自私,怕管得太多惹譚太太不高興。”
頓了下,清舒道:“你也是當了娘的人。若是經業特別討厭康康,你會怎麼做?你肯定會加倍地憐惜他對他好,而不是不聞不問讓他自生自滅。”
“可若不是他,經業也沒法念書更不能來京城了。”
清舒覺得她還是沒有看透:“譚家號稱書香門第之家,若是經業連字都不識讓人外知道還不得笑掉大牙。而且經業總歸是他的骨血,為名聲也不可能真看著他去死,不過他的關心也有限。不然經業也不能連租個房子的錢都沒有,大冬天的凍得滿手是凍瘡。”
也是跟青鸞定親以後,用了上等的膏藥後那凍瘡才慢慢好起來。
青鸞低下頭,半響後苦笑著說道:“姐,你說得對,我是蠢竟一點都沒透他。”
“你婆婆是偏執,而你公公則很自私。所以絕不能讓這兩人跟你們一起住,不然孩子都要被影響了。”
父母以及長輩對孩子的影響比大家所想得還要大,也是如此清舒才不願福哥兒跟窈窈跟顧嫻多接觸。
青鸞很堅定地說道:“姐,就算經業答應,我也不會同意的。”
清舒說道:“你們要避開他們只有一個法子,讓經業外放。不然在他們回菏澤之前,你們是擺脫不了的。”
青鸞咬咬牙說道:“那就外放,只要有合適的缺就讓經業去,我將京城的事兒安頓好了就跟著過去。”
“你跟經業商量下,我讓人打聽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缺。”
青鸞有些內疚地說道:“姐,對不起,你那麼忙還要為我的事操心。”
清舒笑著說道:“那你以後將日子過好了,讓我少操些心。”
見青鸞垂下頭,清舒道:“好了,天色不早了趕緊回去了,不然初初跟康康該到處找娘了。”
過來的時候青鸞是准備在這兒住兩天的,可清舒一提她就放心不下了。她不好意思地說道:“姐,那我先回去了,改日我帶兩孩子再過來。”
清舒笑著說道:“快去吧,天黑後孩子再找不著你會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