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心軟(二更)
少年以為她沒聽清,又重復了一遍。他的聲線是清亮的少年音,卻又帶了些清晨的薄寒,清清冷冷並不讓人生厭。
溶月眉眼軟了軟,斂了聲音中的冷意,“我不缺下人。”說著,轉身就想進車廂。
衣袂卻在後面被人扯住,她皺了眉回望過去,只見那少年正拉著她的長衫下擺,薄唇微抿,亮晶晶的眼眸一動不動地看著她。
“我什麼都會做。”眼中是執著的神色。
溶月的目光在他攥著自己下擺的手上一掃,那裡,潔白的衣衫上已經出現了一個黑乎乎的手印。少年似乎意識到了不妥,手似被燙到了一般驀地往背後一縮,低了頭囁嚅道,“對不起……。”
執著而敏感,溶月心裡琢磨這他的性格。
少年身上雖然髒,卻並沒有什麼難聞的異味。從溶月的角度看去,她只能看到少年亂蓬蓬的頭發,像一個雜亂的鳥窩,而少年,就好像鳥窩裡嗷嗷待哺的雛鳥。
溶月心底莫名一軟,嘆口氣蹲了下來,直視著他道,“你叫什麼名字?”
少年聞言驚喜抬頭,眼中綻出明亮的火花,他直愣愣地直視著溶月的眼睛,語聲中帶了抑制不住的喜色,“我叫長歌,顧長歌。”
顧長歌麼?真是好名字。
她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遞給少年,“你先找個地方梳洗清理一番,明日未時去定遠侯府找我。我只等你半個鐘頭,過時不候。”
少年接過銀子,略有怔忡。他看著溶月,明澈的眼睛裡閃過幾絲波動,嘴唇張了張,“謝謝,我一定准時到。”
溶月清麗一笑,轉身進了車廂。
馬車行了很遠了,雲苓掀開車簾一望,驚訝道,“郡主,他還在那裡看著咱們。”
溶月疲累地靠在車廂上,揉一揉眉心,她讓他來找自己是有私心的,也不知做得是對是錯。只希望這瞬間的心軟不要給自己日後造成什麼麻煩才是。
三人經過方才的事都已是身心俱疲,連雲苓也沒了力氣講話,一路沉悶到了侯府。
馬車在侯府門前停下,溶月下了車,發現張培已經在府門前等著了,一臉焦色。
見到馬車駛來,他松一口氣,快步迎了上來,“郡主,您沒事吧,屬下回來見您還沒回府,生怕您出了什麼事,想去找您又不知道您走的哪條路。”
“我沒事,路上遇到點小狀況耽擱了。”她一邊朝裡走,一邊問,“都打探清楚了?”
張培點點頭,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道,“陸嬤嬤是在看宅子。”
“看宅子?”溶月眉梢一挑,狐疑地朝張培望去。
“嗯。”張培接著道,“方才與陸嬤嬤說話的那人是莊宅牙行的中人,屬下假裝要買宅子跟他攀談了一會,據他所說,陸嬤嬤這幾日連著看了好幾套宅子,都是城中的好地段,三進的院落。”
溶月心中疑惑更深,老夫人要買這麼大的宅子做什麼?
“還有嗎?”
“那中人說他問陸嬤嬤買宅子是做什麼用的,陸嬤嬤回說她家老爺很快就要進京了,先派她來找好住的地方。”
上京?溶月腦中一道靈光閃過,難道是徐瑋?算起來,他也是時候進京了。可是徐家找住所,為什麼要老夫人身邊的人出動,還弄得這麼神神秘秘的?難道這其中有什麼貓膩不成?
“我知道了,你做得很好,先下去吧,這件事先不要讓旁人知曉。”溶月點點頭吩咐道,讓張培先下去歇著了。
她微眯了眼眸,眼底一抹亮色閃過,轉身對著雲苓和玉竹道,“回房換了衣衫去曹姨娘那看看吧。”
*
聽到丫鬟來報,曹氏忙放下手中的繡花繃子,整了整儀容衣衫急急忙忙走了出去。
“七姑娘。”眼見著溶月已經到了院子裡,她忙屈身行了個禮,一邊迎上去親親熱熱挽住她的手道,“還要勞煩七姑娘親自前來,妾身實在是過意不去。”
溶月柔柔一笑,“姨娘言重了。”
“本來那日宮宴完了第二天就想去找七姑娘的,只是七姑娘一直閉門未出,妾身也就不好去叨擾。”曹氏一邊引著她往裡走,一邊柔聲解釋道。
溶月點了點頭,但笑不語。
兩人在內室坐了下來,溶月瞟一眼放在繡架上的刺繡繃子,“要說這府裡頭繡功最好的,其實還是要數姨娘了。”
曹氏面上帶了些赧意,謙虛道,“妾身也就是隨意繡繡,打發打發時間。”
溶月便笑笑不再做聲。曹氏的刺繡功夫別人不知道,她是知道的。曹氏的父親雖只是個落魄的秀才,但並未放松對曹氏的培養,她在閨中時曾師從當時徐州很有名的繡娘芸娘,學了一手好刺繡,尤其擅長雙面繡。前世沈沁雪嫁了曹氏一個遠方侄子,出嫁時,穿上了曹氏給她繡的華美的嫁衣,讓京中貴女津津樂道了好幾天。
曹氏示意丫鬟沏了茶來,又道,“七姑娘請稍等片刻。”便走到了裡頭的臥室。片刻,手中拿了一張折成方塊狀的紙張出來。
溶月心念一動,知道這就是她那日說的祖母嫁妝清單了。
曹氏將紙張遞給她,“這是妾身答應過七姑娘的事。”
溶月接過展開,粗略一掃,長長一串嫁妝名目,最後有一個龍飛鳳舞的簽名,她曾在爹房中見過祖父的字畫,的確是祖父的筆跡沒錯。
溶月眼底閃過一絲異色,這會也不急著細看,只將紙張收入袖中,抬眼淡笑道,“多謝姨娘了。”
“郡主客氣了,日後六姑娘還要靠七姑娘多多照拂。”
“這是自然。”兩人又隨意閑談了幾句,見時辰不早了,溶月便起身告辭。
出了曹氏的院子,溶月掏出袖中的紙張端詳了一會,目光久久定格在清單最後那一大片空白處,眸色沉沉情緒翻湧似在思考著什麼。
良久,她抬起頭,目光中已是一片清空明澈之態,清亮的聲音響起。
“玉竹雲苓,回房,點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