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屯子一共也就百十戶人家,在屯子的坡下面,一戶人家正在辦喜事。
車停好後,趙旭帶著農泉、苗文麗和李越來到了這戶結婚的人家。
門口坐著一個收禮帳的,就是隨禮金,往帳本上記的那種。
趙旭直接隨了一萬塊錢的“份子錢!”。
這個地方很偏僻,隨禮金一般都是五十塊,一百塊的那種,最多的也就兩百塊錢,只有自家親戚才會隨五百塊錢。
趙旭的一萬塊錢禮金,往桌上一放。頓時把收禮帳的人嚇了一大跳。
收禮帳的是一個戴著老花鏡的人,看上去像是個“老學究”,就是鄉村教書匠那種的人。
老學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對趙旭客氣地問道:“先生,你是男方的人,還是女方的人?”
“男方的!”趙旭說。
老學究“哦!”了一聲,說:“原來你是董浩的朋友啊!怎麼沒聽這小子提起過你?”
老學究向不遠處望了一眼,只見幾輛豪車停在路旁。沒想到,老董家的孩子還藏了一手。
結婚的時候,還哭窮說沒錢呢。從親戚借了六萬塊錢才結的婚。
董浩的朋友出手真闊綽,一下子一萬塊。
要是董浩這小子早向這種有錢朋友借錢,也不至於老董家在屯子裡挨家挨戶的到處借錢。
屋子裡有很多的人,老學究的嗓門很亮,衝著屋裡喊道:“董浩,你的朋友來了!隨禮一萬塊錢。”
老學究說董浩朋友來了,還沒有多少人在意。可是一說隨禮一萬塊,頓時把在場的人全部驚呆了!
屯子上的人,都是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地為生的生活。每年的年收入也就一兩萬塊錢。屯子上的居民有是哪戶有個二三十萬,那絕對是大戶人家了。
一聽有人隨禮金“一萬塊錢!”,眾人瞬間炸了。
新郎官從一間破舊的磚瓦房裡走了出來。
趙旭下鄉的時候,也見過一些茅草房。這個屯子雖然貧窮,但還都是磚瓦房,還是不錯的。
新郎官以為是自己的哪個戰友來了,出來一瞧,見門口站著幾個陌生的人。
忽然想到,是剛才在屯子遇到的那車人。
今天是他董浩大喜的日子,來者都是客。
董浩三步並做兩步,快速來到趙旭等人的近前,對他笑著寒暄道:“請問,你們找誰?”
老學究一臉疑惑的表情,盯著董浩問道:“小耗子,這不是你的朋友嗎?他們剛才隨了一萬塊錢的份子錢呢。說是你的朋友!”
董浩一聽,頓時就懵了。
除了剛才在屯子的時候碰過一面。他也沒見過這幾個人啊!
趙旭見董浩才頭霧水的表情,笑了笑對他說:“董浩是吧?我叫趙旭,我們是從臨城來的,想去富水縣辦些事情。剛才路過,看你們辦喜事。所以,想停下來討杯喜酒喝。”
董浩一聽,立刻熱情地招呼著說:“海內皆兄弟!你們來就來唄,還隨禮金做什麼?”
“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當然要隨禮金。”
董浩知道趙旭幾人都開得豪車,而且從趙旭的談吐中,一看就是很有身份的人。
既然人家不差錢,他當然不能差事兒。立刻對趙旭招呼著說:“趙先生,快請進!我們小地方沒什麼好招待的,地方又髒又亂,您別嫌棄。”
“既然來了,就不會在乎這個。”
董浩見趙旭的人很隨和,心裡非常高興。
今天他一出門的時候,就遇到喜鵲在枝頭喳喳叫。
農村都講究,出門見喜鵲會遇貴人。看來,趙旭就是自己的貴人。
董浩將趙旭等人引到屋子裡後,趙旭這才瞧見新娘子的模樣。
新娘子長得只能算是一般人,身材過於豐腴,甚至可以說太過飽滿。
不過,常言道:“餃子有吃燙燙的,媳婦又睡胖胖的。”家裡有這種胖胖的媳婦,也是一種福氣。
新娘子相貌很端正,面色溫和,一看就是持家有道之人。
董浩的父母一聽趙旭等人,來參加婚禮隨了一萬塊錢的禮金。也熱情地過來和趙旭等人打著招呼。
農泉還挺喜歡湊熱鬧的。只有苗文麗不滿地噘著小嘴兒,不明白趙旭為什麼要半道參加別人的婚宴。這不是耽誤行程嗎?
要見就要天黑了,到時候走不出這個屯,有可能都要在民宿家裡過夜了。
苗文麗是城市裡長大的姑娘,她沒有農村親戚。見這戶人家這麼簡陋,不曉得新娘子怎麼會同意,嫁給這麼窮的人家。
趙旭讓董浩忙他的去,他在打量著結婚的場景。
他之所以想參加董浩的婚禮,一是在會車的時候,董浩這個人非常有禮貌。二是,聽說董浩是一個退役回來當兵的。
趙旭對當兵的人,特別有好感!
他沒參加過農村這種婚禮。所以,想來感受一下。反正晚上到“富水縣”就行,也不急於這一時。
董浩忙了一陣後,怕怠慢了趙旭等人,又來找趙旭來聊天。
趙旭便對董浩問道:“董兄弟,你們這裡為什麼是下午結婚啊?結婚不應該是早晨結的嗎?”
董浩笑了笑,說:“這是我們屯子裡的習俗。最早的時候,我們這個屯子只有四戶人家。他們都是在下午生下的孩子。認為,下午是我們這個屯子的吉詳時辰。便把結婚的時間定在了下午!”
“那新娘子是哪兒的人啊?”趙旭隨口問了句。
“是富水縣的人!”
“富水縣?”
他這次來辦藥業基地,目的地就是“富水縣”。
富水的縣城不大,但管轄的區域不小,是有名的參茸之鄉。
富水縣是一個天然的風水寶地,各種名貴藥材無數。很多人還在山裡面采到了百年野山參,以及靈芝等物。諸如,天麻、三七、黃芪、五味子之類的藥材,更是數不勝數。
就在趙旭和董浩聊著,打算吃完飯再啟程的時候。突然,門口傳來了一陣騷動。
“你們把楠楠交出來!你個窮逼,沒錢還想娶我的楠楠......”